有關初中,二人達成高度一緻的默契,要心平氣和交流。
盡管如此,三年留下的痕迹絕不可能一鍵消除,就像傷口愈合後表面結成的痂,平時碰到倒沒什麼,隻不過有些痛癢。
“上了初中就不像小學那麼輕松了。”
“初中老師不會像小學那樣等你催你的,講完直接就到下一個單元了。”
“叫你小學不好好看書吧,現在好了,初中就跟不上了是不是。”
……
成人對初中與小學分界的描述層出不窮,多數往往擺出副高高在上的模樣,證明自己金口玉言,以此達到苦口婆心、忠言逆耳的境界。
對這些話,許翊并沒有什麼直接深刻的體會。
從升小學開始,他在學習方面就展現出極高的天賦。别的小朋友還隻會照葫蘆畫瓢描摹拼音、掰着手指做十以内的加減法,自己就已經開始看長篇不注音的長文、寫别人題面都讀不通的奧數題。
因為擁有超于常人的資質,許翊重心幾乎不放在學習上。恰逢網遊、手柄遊戲興起,他入了坑,便每天在課上完成作業,回到家就發了瘋地玩。老師們自然注意到角落裡低頭的男孩,奈何他成績一直穩居前列,其餘方面也挑不出毛病,就放任其肆意度過六年。
即便到了初中,科目增加,課時加長,許翊依舊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又因為繼承了父母的好相貌,得到了很多追捧和青睐,成了學生群體中口口相傳的天之驕子。
哪怕是在壓力最大的初三那年,許翊還是活得很張揚。
十三四歲的年紀,能收獲女生的傾慕,也少不了同性的憎惡和鄙夷。
某天下午,他在籃球場上自娛自樂消磨時間。
球從三分線上抛出,在空中劃出弧線,正中球框,垂直落到地面,彈出場外。還未來得及撿,就被截胡。
來的是一群男生,沒穿校服,打着耳釘,光儀容儀表就踩了不少校規。
許翊不認識這幫人,但有點印象。學校新建不久,教學質量卻很高,代價則是密不透風的牆門一個月隻打開三次。在學校缺少開發資金的情況下,就出現了抓住這個風口遊離在條條框框之外的團體。校方知道他們難管,特意安排在教學樓最頂層,人為創建上下不通融的隔間。
看出對方的不善,許翊倒不是怕,純粹是不想招來一堆事,隻淡淡開口,讓把球丢過來。
為首的男生掏掏耳朵,喊了他的名字,“你就是那個天天被老師提的人啊。”語氣格外不屑。
四周的人跟着帶頭起哄。
“除了高,看着就是個弱不禁風的好學生,不對,書呆子啊——”
“媽的那麼能裝,不知道那幫女生怎麼喜歡上的。”
“不知道這場地是咱們專屬的嗎,識相點就他/媽的趕緊滾,少在這煞風景。”
幼稚的語言挑釁倒不足以動搖許翊半分,直到,男生将籃球踩在鞋底下。
理智的弦瞬間崩壞。
那是許文澤前不久送給他的生日禮物。
一群男生繼續咯咯地笑,每張嘴開合都是叫人讨厭的性格。
那時的許翊心比天高,學不會收斂鋒芒,也看不上和氣解決的方式,動手比講理來得快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