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哥哥弘晖,不知道從哪裡尋得了一隻狸花貓的貓崽,是隻黑白條紋的花臂狸貓,但似乎是奄奄一息的樣子,正被他抱在懷裡。
“給阿瑪、額娘請安。”
“哥,這隻狸奴,你從何處尋來的?”在外人面前,她還是願意給這個哥哥面子的,便也絲滑開口叫人。
“剛剛一個老伯伯送給我的,說是他們現在沒有糧食,大貓竄到山林子裡去了,他們也養不了這個貓崽。”弘晖将貓崽子抱着不願意撒手。
“你若是喜歡,将它養在貓狗房裡。若是想自己養,額娘不是答應你了,從貓狗房裡選一隻溫順的來,像宜妃娘娘宮裡那種波斯貓,或者太後娘娘宮裡的獅子貓,都依你。”
烏拉那拉氏看着髒兮兮的小貓,忍不住開口。非是她狠心,隻是這貓也不知道身上有沒有病菌。
璟瑄在腦子詢問系統,得知這隻貓除了營養不良,并沒有任何疾病,也不攜帶狂犬病毒。
她便也試探着開口,不如将貓先送去貓狗房,待貓狗房小太監養上個把月,檢查好了,再由弘晖去接回來。
慧甯看了一眼胤禛,見他并無反對的意思,便也隻得答應了:“都是一群小讨債鬼!”
往常胤禛休沐的時候,并不常來莊子。此時的胤禛其實心裡也盤算着,是否他的女兒璟瑄能有什麼新的辦法,于農耕一道,做出些事業來。
前世他雖然為了避世,裝出一副醉心田園的姿态,其實他也是真的想研究農耕,與皇阿瑪一樣,為百姓做些實事。
成功登上皇位以後,他更是效法皇父,親自勸課農桑,帶領着百官與皇子,一同耕地。
可惜上輩子,弘曆好大喜功,喜好奢靡;弘晝熱心治喪,更是荒唐;弘時更是蠢笨異常,被老八籠絡了去。
民為邦本,必使家給人足,安生樂業,方可稱太平之治。
上輩子他求仙問道,并非不知對身體不好,古來帝王,能得長生者又有幾人?便是秦王嬴政,又能如何?
可是,若無那些丹藥提神,他焉能俾夜作晝,處理完這大大小小無數的事務?
因此,方一聽聞眼線密報,稱女兒有心讓百姓都吃上糧食,他心中不由得激蕩起來,便也急匆匆趕來了。
沒錯,自打四阿哥夢到前世之後,正以更快的速度組建自己的班底。
好歹也是做過一次皇帝的人,有了十七年肝帝的經驗加成,雖然眼下隻是個初入朝堂的貝勒,但他手腕智計不輸皇子中的任何一人。
忽然,蘇培盛急急忙忙來報:“四爺,萬歲爺的旨意到了,梁總管去府上尋您不得,現下已經到莊頭了。”
胤禛急忙起身前去,一群人跪着,隻聽梁九功道:“奉天承運皇帝诏曰,……朕之四皇子胤禛,才德兼備,于治水之道頗有見地,故特命爾總管河道治理之事,擢選人手,悉心籌劃,以解民困。欽此”
“四爺,接旨吧”梁九功笑眯眯,将聖旨遞給了胤禛。
誰都知道治理河道是一個極其困難、費力不讨好的差事,怎的萬歲爺突然把四阿哥派去?
此時,跪在地上剛剛起身的璟瑄眼前再次浮現了幾行字:
昔日,河道總督靳輔與巡撫于成龍在治河方略上有嚴重分歧,皇上暗中稱贊于成龍的方案。其後,靳輔受到攻擊而被罷官,五年後去世。于成龍卻每每失敗。
康熙六次南巡,有五次是為了考察治水。他每次視察,都親到工地,有時甚至親自測量,提出意見。
回京之後,遍覽古今治河典籍,研究治河方案。直到三十一年,他親自設計和指揮了治理永定河的工程。
其實,在康熙三十八年,第三次南巡時,他任用張鵬翮為河道總督,兼之暢論靳輔、于成龍治河方案的弱點,提出自己的方案。
最終,康熙仍用靳輔“束水沖沙”之法,引黃河歸故道,減少淮河的受水量,使排水大于來水,黃河、淮河複歸故道。
可憐靳輔卻早已經病逝,雖有民衆為其立碑上香,修建銅像,生前之沉郁,又有誰人能予以寬慰?
好在,他治理河道的理念終于經得住時間的檢驗,也保護了萬千民衆的家園。
其實,上次交給皇阿瑪的折子,治水的理論翔實,乃是他結合前世經驗所寫,如今被派去,是他刻意為之,不隻是為了盡早治水,更是為了……
胤禛活動了一下手腕,歎了口氣,在心裡默默道:"事不宜遲,必須盡快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