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隻烏鴉埋在哪裡?”那魯問道。
“嗯……”杉浦校長想了想,回答,“應該是現在學校門口的那條公路上。當時夜見北所處的地理位置算是很偏僻的,所以那個時候學校比現在大很多。”
“校外?那就應該不是了。”那魯皺起眉頭,“除了這個,還有其他關于烏鴉的,現在依然在學校裡面的嗎?”
如果關于烏鴉的心得如夜見山岬所說的那樣是真的,那麼,烏鴉和三年三班現象一樣,都是隻針對學校裡面。在學校外,就算是跟三年三班“不存在的人”交往也不會有任何危險。同樣的,就算在聽到烏鴉叫聲之後先出右腳,從而受傷的同學,都是在學校裡發生的事故。跟學校外面無關。
“嗯,我還沒說完呢。當時的那個‘動物觀察團’在團長畢業之後沒幾年就解散了。但是就在那幾年裡,每年都會組織前去祭拜那隻他們親手埋的烏鴉。不僅如此,還會做一些小木屋挂在樹上。希望給其他烏鴉一個更舒适的家。”
“那些小木屋現在還在嗎?”
“這就不清楚了。雖然我想,應該沒人去把它們拿下來。不過當時的我還隻是夜見北的一個普通國文老師,算算也快五十年了,誰知道那些東西是不是還在呢。”
“好吧,下一個問題:‘如果聽到在屋頂上出現的烏鴉叫聲,回去的時候就要先邁出左腳,否則一個月内就會受到嚴重的傷害’這個夜見北心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學校裡流傳起來的,還記得嗎?”
“這個我就說不好了。你也知道這些事一般都是在學生之間傳播,等我察覺到的時候這已經變成一個心得了。不過,我能肯定,三十三年前夜見山同學出事之前的很多年就已經開始流傳了。并且,是在那隻烏鴉死亡之後。”知道那魯問這個問題的原因,杉浦校長回答。
“根據那魯的調查,‘烏鴉現象’發生的頻率并不算高。大概五分之一的幾率。那麼學生最開始是怎麼把自己以外受傷跟聽見烏鴉叫聯系在一起的呢?傳說的源頭在哪裡?”看着剛才離開的那魯高效率地查到了滿滿五頁紙的調查結果,滝川法生跟松崎绫子半讀半猜地把全英文的筆記看了一遍,問道。
杉浦校長回答:“不清楚。但是,我記得有一屆我當班主任,班上的男生接連受傷。據說就是去嘗試了聽見烏鴉叫先出右腳的結果。”
“嗯,這個我也查到了。也就是說,是無意間撞見烏鴉然後先出右腳的同學會發生嚴重事故的幾率在五分之一上下,但是,如果是可以去嘗試,受傷的機會就非常大。在我查到的19個學生之中,除了一個在發現不對之後就躲在家裡一個月沒去學校的同學外,其他18個同學隻有1個幸免于難。”
“的确是這樣。那一屆應該是達到了出事人數的頂峰。後來不知是不是學生們受到了教訓,所以很少有人再去嘗試這件事。這個試膽遊戲也就不了了之。說起來,這個心得在‘三年三班現象’出現之前,算是整個夜見北人氣最高的怪談了。所以受衆面在學生中間非常大。如果‘詛咒一定是要靠人心支撐才能實現,相信的人越多就越厲害’的說法是真的的話,那麼‘烏鴉現象’其實是很強大的。”
“詛咒一定是要靠人心支撐才能實現,相信的人越多也就越厲害?”那魯重複了一遍。
“嗯,你們沒聽說過嗎?果然這隻是傳說吧。不過這種說法在我們夜見山市這裡流傳很廣。”
“的确沒聽說過。有趣的說法。”那魯低着頭不知道在想什麼,漫不經心地回答。
“唉?那魯沒聽說過嗎,我倒是知道。之前看過一本專門連載恐怖小說的雜志,裡面就有一篇小說提到過這個傳說。如果所有人都不相信詛咒會成功,那麼詛咒就不會有任何效力。”谷山麻衣在那魯挂斷跟杉浦校長的電話後插嘴道。
“恐怖小說雜志?”
聽到那魯這樣的語氣,谷山麻衣明銳地趕在對方開始毒舌之前補充道:“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現在我已經中二畢業很久了!”
“至今熱衷百物語的畢業,還真是了不起。”
“……”谷山麻衣舉起雙手表示投降。
“去找。”
“找什麼?”
“那些‘動物觀察團’的成員做的小木屋。”
“啊?找那些東西幹嘛?”
“……麻衣我不想跟你說話了。”
“哦,正好我也不想去找。今天這麼好的天氣還是去郊遊比較好。”谷山麻衣挑釁地說。
那魯歎了口氣,認命地說:“同樣都是‘過于意外的死亡’,同樣都是‘異常對待死亡’,同樣都是‘今後會産生嚴重後果’。就算你長腦袋隻是為了美觀,思考都用腳後跟,也該覺得‘烏鴉現象’跟‘三年三班現象’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