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小米粥都不吃?這書中學問真能頂人飽啊。”白術舉起花鏟撓撓頭,由衷地佩服自家姑爺。
待蘭時在廂房内收拾好心情,臉色也沒有剛才那麼通紅之後,便也出了門,“走吧,我們也去趟慶豐樓。”
春夏交替,萬物複蘇之際,朱雀街上一如往日的繁榮熱鬧。
“快來看啊快來瞧,手工腌制的醬菜,多買多優惠啦。”
“巧鑲坊新出了珍珠钗環,十兩一套,還贈絹花一對!”
“這位客官,走過路過不要錯過,要不要來我們慶豐樓坐一坐,嘗一嘗這滋味的山藥紅棗豬蹄湯。”
蘭時和白術剛進門,就聽到身後的小厮正在一一給路過的人介紹着他們新出的膳湯——山藥紅棗豬蹄湯。
這就是當時蘭時給白清周的膳方,正好這兩天慶豐樓開售了,她特地走一趟,看看效果。
“喲,蘭時小兒,你來了啊,先坐先坐,等我算好這筆賬再來哈!小二,上茶!”
白清周正在櫃台裡結賬,自從接連出了兩味新藥膳,酒樓生意大好,吃過的客人都贊歎不已,要是放在一個月前,怕是連白清周自己都意想不到還能有這一天。
“啧,這山藥紅棗豬蹄湯可真不錯,我家這兒媳婦,可疼我了,這慶豐樓一出新品,就趕忙拉着我這老婦人一起來了,還說晚了就嘗不上呢,等會兒還得給她娘送一盅過去!”
“哎喲真貼心啊,我可真眼熱,不像我,為家裡打點一切,勞心勞力,出來吃個湯水都被說成是浪費。”
“我呸!平日裡最看不慣這些事,你快快坐下,小二,再來一盅豬蹄湯,就當是我贈予這位夫人!”
鄰桌,三位女客正歡歡喜喜地拼桌喝着豬蹄湯,白術無意間又聽了一耳朵,她驕傲地對蘭時豎起大拇指:“小姐,你可真是太厲害了,和白老闆雙劍合璧,短短幾天就讓這慶豐樓重回風采。”
白術能聽到的,蘭時自然也能聽到,她笑着拾起茶蓋,撇去浮沫,然後端起清香龍井抿了抿:“依仗地還是慶豐樓的老牌名号,不然我這空有方子,抑或是換了别的酒樓,斷沒有這效果。”
白術轉着腦袋巡視一圈,接着又問:“可是小姐,為什麼這大堂裡喝豬蹄湯的,大多都是女子呢?”
“是女子就對了。”
蘭時放下茶杯,手指在八仙桌上點了點,“這山藥紅棗豬蹄湯,對想要美容養顔的女子,有奇效,況且女子本就比男子要更加注重吃食上的平衡,隻有女客來的多,這豬蹄湯的名氣才算是真正打了出去。”
“蘭時小兒此話在理。”
白清周終于得空坐下,他親自端來兩盅豬蹄湯,邊放下邊回憶昨天晚上的事。
他回到家中,已是深夜,原本徑直走向府中澡堂的步伐,卻被隔壁膳廳亮着的火光吸引。
推開門,隻見白夫人和女兒白娉婷正對坐在小方幾上,面前還擺着一壺大大的湯盅,“偷偷摸摸地在吃些什麼呢?”
白夫人聞聲擡頭,看見丈夫過來,便嗔道:“你聞不出來嗎,就是管家從酒樓裡打包的豬蹄湯啊。”
真是昏了頭,大抵是他天天聞,對着香味都自動過濾掉了。
白清周也不着急去洗漱,拉了張椅子就問女兒:“怎麼樣,好喝嗎?”
“嗯嗯,好好喝,娉婷每天都要喝!”
一臉稚嫩的白娉婷年方十二,嫩滑如蛋的肌膚閃着水光,“娘親說,多喝湯湯水水對身子好,人也會長得好看,娉婷喜歡和好看的人打交道,自然也要變得好看。”
童言無忌,女兒這可真是妥妥地跪倒在美貌的石榴裙下,自小看了哪家小姐長得可人,就追着上去鬧着想交朋友。
白氏夫婦雙雙笑倒,白夫人輕輕拭去眼角淚花後,對着丈夫柔聲細語。
潤柔的聲音盤旋在耳邊,繼而又被喧嚣的吆喝聲給打斷,白清周每每瞧見年幼的白術,都會想起自家閨女。
他故作低沉,對小丫頭說:“你家小姐還出了奇招,讓我去坊間尋了幾個得空的娘子和婦人,輪流到酒樓裡喝湯,不算錢,既充了人氣,還得了口碑,一舉兩得。”
白清周此刻也不能不服,蘭時的小腦瓜子就是比他的好使,稍稍出力,就能将藥膳廣而告之,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真是佩服。
“白老闆謬贊了,隻是些雕蟲小技,不足挂齒。”
距離與白清周的一月賭約,已過三分之二,蘭時也不再繞話,她輕輕放下茶杯,偏了偏頭,問:“不知白老闆可否告知,這個月,距離您心中既定的營收目标,還有多遠?”
酒樓内人聲鼎沸,香濃的藥膳香味讓人口齒生香,回味無窮。
白清周也不怕直白告訴她,幾個大步到櫃台處找王福拿了冊子和算盤來,手指飛速上下撥弄,算珠噼裡啪啦作響:“自從有了兩道新藥膳的加持,連帶着其他菜品都有很明顯的回升,除去菜肴損耗和人工費用,還有一些七七八八的雜費,這個月收入大概在五百餘兩。”
“五百餘兩!這可以買多少梨幹啊!”
白術驚訝地捂住嘴巴,可惜羨慕的口水依舊像是要從眼睛裡流出來。
“可包你幾十年,天天都有甜梨幹吃!”蘭時輕笑,繼而繼續等待白清周接下來的話。
白清周也被白術奇思妙想的聯想力給逗笑了,他眉峰立起,喜色難掩:“看起來是很多不假,但是離幾年前一個月七百兩白銀的巅峰水平,還是差了一點。”
他不免回憶起當年那盛世景象,酒樓門庭若市,光是店外排隊等候的号牌,就排到了上百,店裡負責招呼的夥計腳下猶如踩着風火輪,上至掌櫃,下至碗工,人人都賺得盆滿缽滿。
白清周又給蘭時斟了杯茶,淡綠色的茶水一傾而下:“蘭時小兒,這一月之約要不然還是算了吧,慶豐樓如今能回到這水平,我已經很滿意了。”
“我自會以千金買斷這兩個方子,屆時你和你家官人天天來慶豐樓吃飯,我白清周分文不取。”
“那可不行,我的志向遠不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