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沙河服裝城出來時天才亮,兩人在路邊的早餐攤買了兩碗腸粉,吃完就分道揚镳,夏昭昭去買改造襯衫的材料,趙燕則帶着衣服先回家搬家。
夏昭昭做2路早班車到了高第街,昨天逛得時候,她就留意到高第街裡面有賣布料的店鋪。
如果說沙河市場隻做成衣生意,那高第街則是跟服飾沾邊的都賣。
這時候的高第街的商鋪才陸續開門,客人很少三三兩兩目标明确進到相熟的店鋪,老闆們懶洋洋搓着早茶,聊着誰家上了個新版賣的很不錯,與擁擠、喧鬧的沙河形成了巨大反差。
夏昭昭瞅着那些琳琅滿目的商店有些眼熱,前世她也有這樣的店面,細心設計過,每一套服裝都是她精心搭配過,那時候整條街上,她的服裝店生意最好。
哎,現在是一把回到解放前了,隻能羨慕羨慕了。
夏昭昭咂咂嘴,戀戀不舍收回視線。
她循着記憶走到最靠裡面的一家布料店,店鋪已經開門了,隻是老闆不在。
她進到店鋪裡看了一圈,比起成衣,她更喜歡這些布料,每一塊都那麼漂亮。
前世在流水線上待了三四年,她對這些布料有種親切感,有些布料她還生産過同類型的,不過更多的布料應該是南邊這裡的新品,花色還是紋樣都很新穎。
就在她欣賞時,身後傳來了聲音。
“靓女,買點什麼?”
“老闆這種白色蕾絲布多少錢?”
夏昭昭走出布店,手裡多了一塊一尺半的蕾絲布,還有兩轱辘縫紉機線和一小捆牛筋繩。
這些都是用來改造襯衫的材料,這裡的年輕人深受港城時尚熏染,穿搭比起内陸來更加前衛新潮。
今天買的那些襯衫若是放在北方縣城依舊是搶手的貨,可在這裡款式加上花色的老氣讓它們成了滞銷貨,其實隻要稍微改動一下,就能去掉土氣。
前世夏昭昭開店時沒少做這些,未來幾年時尚随着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版型一個月一更新是常有的事情,有時候你今天拿的“新貨”明天就過時了,不舍得打折出售,那隻能自己想辦法,要麼靠嘴,要麼包裝。
把“新貨”跟過時的搭配成套賣,稍微改動下細節變成“新款”賣,這些事情她都做過。
所以在看見那包襯衫時,她才會那麼心動,襯衫是的确良的布料,這種料子不容易起皺,如果是棉料或者綢還要擔心改版過程中出現變形的情況,而的确良完全不用擔心。
如果不是錢跟時間不允許,她其實是想把剩下三十多條襯衫都包圓。
夏昭昭摸摸口袋裡剩下的一塊二毛,都想仰天長嘯了。
“真是窮啊。”
窮到她都不敢停下來歇歇腳。
趙燕與夏昭昭分開後,步行回到了興紡街,她先回暫借的小屋取了兩人的行李。
她倆屬于出逃,并沒有帶多少東西,攏共也就兩個背包,趙燕輕松背着,手裡再提着新買的衣服跟一些小零碎就往新家去了。
孫奶奶醒得早,聽見敲門聲時正在煮涼茶,開門看見瘦瘦高高的女孩背着比自己寬兩倍的背包沖着她笑,“孫奶奶早~”
“乖乖怎麼背這麼多東西,你姐姐呢?”孫奶奶伸手幫她拿行李。
“我姐去買東西了,孫奶奶不用,這些我自己能拿動,袋子髒您别搭手了。”趙燕哪敢讓這個文雅的老太太幫忙,連忙問:“孫奶奶我們屋在哪間?”
“左邊那間,床單被罩給你們換了幹淨的,你把東西放下就去洗個手,我給你下碗面吃。”
“不用不用,我吃過早飯了,不餓的。”趙燕脫掉鞋子往屋裡走,大包小包明明看着要給她壓趴下了,可她還仰着笑臉,一臉輕松愉快的模樣。
孫奶奶看着局促的女孩,沒有再說什麼,看着她進了房間就轉身回到了廚房。
次卧内,趙燕狠狠放下東西狠狠松了口氣。
她真的不太會跟這種文化人打交道,那是跟村裡的老太太截然不同的講究,生怕自己一個不留意就得罪人家,當初看夏昭昭也是這種感覺,後來還是在夏昭昭落水後,倆人接觸多了,才沒了那種距離感。
趙燕環視四周,屋子不算多大,家具攏共三件,紅木衣櫃、半米長書桌、四腳大床,可卻讓她興奮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