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滿倉無兒無女,四十歲時收了第一個徒弟,可惜沒兩年就熬不住另起爐竈了,後來又收了如今的大徒弟吳阿才,又過了兩年收了小徒弟米樂。
吳阿才性格木讷哪哪都普通沒什麼天賦,一開始羅滿倉不是很滿意,但好在吳阿才耐得住性子也肯下功夫鑽研,後面竟真的入了門。小徒弟米樂則相反,他腦子活絡,學什麼都快,但就是沒耐性,永遠都是學個皮毛就不願意繼續下功夫,可他性格活潑嘴巴也甜,讓人讨厭不起來。
兩個徒弟性子截然相反,注定以後走的路也不同。
吳阿才本分老實,守着裁縫鋪做個手藝人是沒問題,小徒弟性子跳脫,手藝半桶水晃蕩,做手藝人是肯定不成的,但他能說會道,店裡的客人都會因為他的嘴甜用些新穎的材料。
現在時代變化太快了,市面上各式各樣的成衣便宜又漂亮,他們這些裁縫店早晚會被取代。
羅滿倉老了,也到了退休的時候了,可他兩個徒弟還年輕,他得給這兩個徒弟都找好路。
大徒弟好辦,他繼承了自己的手藝,去哪裡都餓不死,所以在年前他特意做了一條老式旗袍托在港城的老友放在店裡售賣,旗袍不比旁的衣服,那是看真手藝的,不是機器能取代的,大徒弟隻要能接到第一單,以後必然不愁生意。
可小徒弟就讓羅滿倉發愁了,這孩子性子定不下來,滿腦子隻想着出去玩,港城那樣的地方,去了他就回不來了,心就徹底野了,多少年輕小孩偷跑過去成了馬仔,羅滿倉可不允許小徒弟變成那樣的人。
好在夏昭昭出現了,她帶來的合作恰好解決了羅滿倉的煩憂。
比起讓小徒弟當手藝人,倒不如讓他學着去做個生意人。
夏昭昭這個小姑娘年紀不大,但行事作風穩妥有章程,很适合帶着米樂入行。
這也是羅滿倉會答應跟夏昭昭合作的原因。
羅滿倉看着小徒弟那憤憤委屈的臉,歎了口氣,語重心長道:“你好好跟着那個夏昭昭學一學…”
這時,一位中年婦女走了進來打斷了他的話:“羅裁縫,幫我改個褲腿呗,這個褲腿太大了,哎呀,你們爺倆這是幹啥呢?米樂你惹你師父啦?”
羅滿倉收起了情緒,露出笑臉來,“沒啥事,你昨天不是才改了褲腿嗎,怎麼今天還改啊?”
“給我女兒的褲子改,你瞅瞅她這買的啥褲子,這麼大的褲腿,這走着都打腿,您老看着給改一改。”中年婦女抱怨着把一條牛仔褲遞給羅滿倉。
羅滿倉一看那褲子就笑道:“這可是喇叭褲,你要改了你女兒得跟你吵吵。”
“她随便吵吵買的都是什麼破衣服,還不如我給她做的那兩身,又秀氣好看,布料又軟乎,現在的年輕人真是不識貨。”
中年婦女抱怨着自己的女兒,她是守舊的那批人不能接受新文化,隻能用自己的方式固執地捍衛着。
米樂覺得自己的師父有時候就跟這中年婦女一樣,固執守舊,哦,還有一點,偏心眼!
不過米樂心裡抱怨歸抱怨,現在船都開走了,他也不可能真跳海遊過去。
老頭子不想他借着裁縫店的光去港城,那他就自己攢錢去!
米樂這麼想着,突然就不抗拒幫那姐妹花跑腿了。
*
敲定合作後,夏昭昭就跑了一趟市場買了制作二十件裙子的材料,原本她還想買牛皮,但考慮到牛皮價格高且做起來費時間,就放棄了,還不如讓羅裁縫師徒倆多做幾件裙子。
她買完材料後,就借了一輛三輪車送去了裁縫店。
羅裁縫告訴她第一批衣服要一個周能交貨,等到時候會叫米樂幫她們送過去。
能一周交貨已經算快了,這裙子上還要鑲彩片,就算不是複雜的,也要費些功夫,夏昭昭告訴羅裁縫不用太急,定在十天交貨就行。
送完材料後,夏昭昭并沒有閑下來。
她琢磨起商标的事情。
既然預料到未來肯定會有人出仿品,她們也沒能力阻止,但不代表她們就聽之任之。
如今的市場上,有商标的東西大多是在國營商店裡,以家居類商品為主,像是這兩年雨後春筍出現的各類服裝都是小作坊生産出來的,都是追新搶市場根本沒功夫去折騰商标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