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陵蕭的呼吸有一瞬間亂了節奏:“看網上評分不錯,就選在這兒了。”
楚涔點點頭,在他面對面入座窗邊的位置。
兩人身旁的透明玻璃幾乎沒有存在感,低頭便是燈火通明的都市。
餐廳上菜講究次序不講究速度,注定晚餐會異常漫長,洛陵蕭特意選在這裡,除了暗示楚涔,還有其他事情要聊。
“劇場那件事我還是想和你說聲抱歉。”洛陵蕭着帶歉意說,“我讓朋友幫忙調查以後,才知道他做了那麼多惡劣的事情,這次真是我識人不清了。”他說完,自嘲般笑了笑。
“有些人善于僞裝,哪怕是相識多年的好友也會有看不到的龌龊面,這件事也不能全怪你。”楚涔語氣溫和,“後續有庭審消息再告訴我吧。”
“一定。”
洛陵蕭表面上這麼說,但壓根沒打算把潘大海告進去,之後也不會有庭審消息,整件事情到這裡就結束了。
“對了,你那天在劇場有撿到他的手機嗎,裡面應該有不少證據,後續庭審能用上。”
楚涔試着回憶,眉眼間神色痛苦:“沒有,我當時很害怕,傷了他之後就離開了。”
洛陵蕭不疑有他,那部手機有定位,可能是沒電了所以一直沒有發出信号,之後如果有人撿到開機,他們再格式化也不遲。
“沒事,之後我再去劇場找找,能找到最好。”
餐廳開始上菜,洛陵蕭把這件事翻篇,先和楚涔吃飯,等吃得差不多了,又提起另一件事。
“我最近寫了新劇本,有沒有興趣看看。”
楚涔大學期間各科專業課成績都在前百分之一,影像構圖和攝影能力尤其優秀,但他的劇本創作能力很一般,或者說幾乎沒有可取之處。
楚涔寫不出自己的故事,這也是他加入話劇社的原因之一,可是幾年過去了,依舊沒有任何改變。
而洛陵蕭與他相反,雖然是表演系學生,但創作能力極為優秀,大學期間兩部原創劇本得獎。
楚涔問:“什麼題材。”
“鄉村扶貧。”
“很正能量的題材。”楚涔,“能給我看看嘛?”
“當然可以。”洛陵蕭今天正好帶了劇本。
楚涔翻看劇本大綱,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末我國中南地區的一處偏遠山村,一位女大學生下鄉支教,在目睹山村貧困和村民不易的生活後,決定投身扶貧工作,帶領村民造路挖井、創新産業,開拓出了一條通往山外的緻富路。
劇本大量篇幅放在脫貧緻富上,矛盾來源與女教師和村民們直接不同思想的碰撞,劇情發展有些俗套,好在情緒渲染到位,總體故事中等偏上,但楚涔總覺得故事少了些内容,而且這不像是洛陵蕭能想出的故事。
“女教師之後一直留在山村嗎?”
洛陵蕭點頭。
“那她的親人怎麼辦?”楚涔不解,“故事對主角進山之前的描寫太單薄了,隻是看到貧困就全身心投入扶貧,完全沒有對于自身生活的考量,還有結局這裡,村民們帶着孩子為她送行,言語中透露出希望她能繼續留在村裡一同建設,主角被打動決定留下來繼續幫助緻富,邏輯上似乎沒有問題,但這是不是有些道德綁架的意味。”
洛陵蕭在楚涔翻看劇本的過程中,露出不耐煩的眼神,等他說完後,又換上一副思考的表情:“你說的有道理,我回去再改改。”
楚涔放下劇本,問他:“你不是在準備進組嗎,怎麼還有時間寫劇本。”
“你之前不是說想找鄉村題材的劇本,我年後才進組,想先寫出來給你。”
楚涔的記憶斷斷續續,聽洛陵蕭提到,才想起上個月導師讓他幫忙找劇本的事。
鄉村劇本不是他需要,而是導師要的,上一世洛陵蕭也有給他遞劇本,但那已經是元旦之後的事,楚涔十二月中旬已經從學弟那裡找到了合适的劇本,所以沒有用他的劇本。
當時楚涔看過大綱,似乎和現在這個不太一樣
楚涔說:“我記得你是海城人,怎麼會想到寫中南地區山村的故事。”劇本有關中南地區的風土人情的内容描寫得很細緻,創作者沒有體驗過當地生活,很難寫得如此細緻。
“身邊有朋友在那邊長待,我跟他請教了很多。”
一般藝術生的家境都不會太差,結合洛陵蕭在外展現的修養和才華,大家幾乎都默認他是某個企業的富二代公子哥,見多識廣人緣好,有朋友在中南也不稀奇。
楚涔以前也這麼想,直到楚賀雲在他面前诋毀洛陵蕭的時候說漏嘴,他才知道,洛陵蕭原來是陸川政的私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