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賀雲看他走得這麼果斷,想要挽留,卻不知道該說什麼,伸出的手停在半空,過了好一會兒才不忿地放下,離開了劇場。
楚涔回到後台,第二幕戲已經上演。
“現在你已經如願了吧,國王、考特、葛萊密斯,一切都符合女巫們的預言。”*
預言成真,麥克白登基,成為蘇格蘭新王,而有關班柯的預言也變成了懸在他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時時刻刻牽動着他的神經。
麥克白為除後患,決定斬草除根。
“以不義開始的事情,必須用罪惡來使它鞏固。”*
他已無回頭路。
深夜,班柯的死訊傳來時,麥克白正在與賓客飲酒時,他在昏醉中看到了對方染血的冤魂。
麥克白心神大亂,瘋魔一般對着空氣吼叫,驅趕班柯的靈魂,似乎是在找回自己失去的勇氣,但他已然分不清現實與夢境,白天與黑夜。
“我已經深陷于血泊之中,要是不再涉血前進,那麼回頭的路也是同樣使人痛苦。”*
麥克白失去了睡眠,野貓在黑暗中嚎叫,怪鳥在黎明前嘶吼。
時間到了,時間到了。
昏暗的洞穴,女巫們歡笑着、歌唱着迎接賓客的到來。
麥克白畏縮地走進洞穴,希望得到更多指引。
三女巫滿足他的願望,在洞穴中施展魔法,一時間火光燃起、狂風卷懂,奇異的聲音回蕩在每個角落。
“麥克白!麥克白!留意麥克德夫,留意費輔爵士。”*
“麥克白!麥克白!沒有一個婦人所生下的孩子可以傷害麥克白。”*
“麥克白永遠不會被打敗,除非有一天勃南的樹林會向他移動。”*
新的預言讓麥克白找回了勇氣,他不相信有人能夠命令樹木從泥土中拔起自己的根莖,沒有人能動搖他的地位。
麥克白得到了想要的回答,但懸頂之劍并未消失。
他高聲問道:“班柯的子孫是否會登上王位。”*
女巫們阻止他再問,但為時已晚,火光像獲得生命一般高高燃起,刺痛了麥克白的眼睛。
他看到班柯的靈魂從火中走來,看到他的子孫向自己走來。
一瞬間,火光變為鮮血染紅他的眼睛。
麥克白回到城堡,下令鏟除麥克達夫和班柯的家族。
至此,麥克白徹底從萬人敬仰的英雄變為嗜殺殘暴的君王。
“以不義開始的事情,必須用罪惡來使它鞏固。”*
無止盡的欲望碾碎人性。
最後一幕開場。
從殺戮中撿回性命的蘇格蘭難民在英格蘭邊境悲歌國難,他們的不遠處便是勃南森林。
麥克達夫的妻兒被麥克白所殺,他誓死要向暴君報仇,到英格蘭投奔馬爾康(鄧肯的兒子),一同向麥克白發起複仇。
軍隊到達勃南森林,馬爾康命令士兵折下樹枝用以掩護軍隊前行,遠遠看去,像是樹林在移動。
等到麥克白得到消息,“森林”已來到了城堡之前,他一心記得女巫的預言,覺得這世上無人能傷害自己。
兩軍交戰之際,麥克達夫拿着劍指向麥克白。
麥克白占據上風,他認為自己的生命有魔法保護,沒有一個婦人所生的人可以傷害他
但麥克達夫破解了他的魔法,他是沒有足月就從母親腹中剖出來的孩子,不是有母親自然分娩,是有資格殺死麥克白的人。
僅一句話便讓麥克白潰不成軍,使他失去了所有的勇氣,倒在麥克達夫的劍下。
麥克達夫砍下麥克白的頭顱,馬爾康成為蘇格蘭仁慈的新王。
戰士們、民衆們為他們的君王獻上祝福和贊美。
話劇本該在的歡呼聲中結束,但三女巫的身影依舊在王國外飄蕩着。
灰霧久久不散。
樂聲停止後,熄滅的燈光重新亮起,演員們上台謝幕,楚涔和編劇說了兩段謝幕詞,并回答了台下一些提問。
除了舞台設計相關的問題,觀衆們對于劇情上的提問主要集中在對結尾的改編。
原著中三女巫是邪惡的存在、地獄的化身,用預言引出麥克白的欲望,讓英雄堕落,讓正義無存,但麥克白死亡後暴政已經結束,正義也得到了聲張,為什麼還要讓三女巫出場。
“無論是英雄還是平民,作為人的本質是共性的,欲望不會消失,權利争鬥不會消失,三女巫也不會消失。”這是楚涔的理解。
欲望是根深蒂固的,麥克白的欲望造成弑君屠殺的悲劇,麥克達夫為替家人複仇,與馬爾康推翻麥克白暴政。
雖然悲劇,但結局迎來了和平,對于蘇格蘭的人命而言是嶄新的開始。
可這隻是話劇裡的故事,現實中的蘇格蘭不僅層遭受内患,還因政治、經濟、領土、宗教等諸多原因,與英格蘭持續了長達千年的紛争。
欲望的模樣千姿百态,唯一可知的是它們恒久的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