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聞皎 > 第3章 漣漪起

第3章 漣漪起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隔日當值,一整個上午都無所事事。

聞皎漸漸習慣這樣的生活,和同僚玩笑打鬧,做個閑散的士人。有俸祿在手,雖說不多,倒也足夠她生活。

午間過後,内侍突然來傳話,點名讓他去陪皇帝下棋。

聞皎暗歎,按皇帝召見她的頻率,這樣的清閑日子隻怕是沒幾日。

内侍引着她去了花園,皇帝在水閣裡,正逗弄着才四五歲模樣的男孩,一旁還站着位貌美的宮妃。

聞皎進了亭子,畢恭畢敬地向皇帝行禮。

“臣聞皎,參加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

今日的皇帝精神格外不錯,他樂呵呵地笑着,放下膝上的小皇子,拍了拍他圓滾滾的後腦勺,柔聲道:“陪你母妃玩去吧。”

男孩一溜煙地抛開了,宮妃見勢也柔聲告退。

小男孩跑地飛快,内侍焦急地跟在他身後大喊:“九殿下!”

皇帝心情頗佳,吩咐她道:“陪朕手談。”

順着聞皎的目光,皇帝看到小兒子的背影,頗有些得意,“朕的小九聰慧伶俐,是該開蒙的年紀了,等小九過了六歲,朕便讓他拜聞愛卿為師。”

“陛下有此意,微臣不剩榮幸,隻是微臣才疏學淺,恐怕……”

“诶!你這大魏第一謀士才疏學淺,那朝野上下豈不無一人精通文墨了。”

皇帝落下一子,他下棋中規中矩,步步都經深思熟慮才落下。

聞皎緊接着落下一子。

“在翰林院待的如何?”

“翰林院清閑雅緻,臣很是喜歡。”

皇帝呵呵一笑,“國朝初定,百廢待興,朕誠不知何人可用,何人不可用。愛卿以為,科舉這個法子如何?”

皇帝所說的科舉是前朝末年所設,是一種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與後世聞名的科舉不同,如今科舉制度還在草創階段,各項規矩和機構都不夠完善。

這個時代,高門大姓把持政權,寒門和庶族子弟幾無上升通道。士族與皇權分庭抗禮,嚴重影響了皇權的獨尊。前朝末代皇帝為打擊士族勢力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不成想竟革了自己的命。

“臣以為科舉獎拔孤寒,以才學而非門第取士,是利國利民的大計。隻是士族專橫,此事挑戰了他們的利益,須得緩緩圖之。”

皇帝氣悶地長呼一口氣,“哼,利國利民,朝野上下竟無人支持。中書、尚書、門下三省俱為士族所占,朕一提科舉,他們恨不得吵死朕!”

“士族專橫,如今國朝初定,陛下根基未穩,此事須得緩緩圖之。”

“好一個緩緩圖之,聞愛卿可有什麼法子?”

“若陛下一開始便提出科舉的法子,必然遭到朝臣的反對,若陛下提出一件更過分的事,那開科舉便可以商量了。“

“唔,此言有禮。”

皇帝恢複了笑眯眯地模樣,吩咐内侍拿來一碟文書,“這是朕讓人起草的開科取士之法,你拿回去瞧瞧,此事,朕知,你知。”

老皇帝給她的這份是重新開科取士的草案,聞皎粗粗浏覽了遍就發現,這份草案就是照搬前朝末的科舉制度。

前朝末年,陳炀帝首創科舉制,規定六品以下官員須由尚書省下轄的吏部進行選拔,選拔按内容分為兩科,即秀才和明經。秀才科須考方策、略策五道,考察的是治國理政的才能。明經科則考貼經和墨義,通俗些講便是考察對儒家經典的背誦和理解。

明面上,秀才和明經兩科都是不拘一格選拔人才,事實上秀才科所考察的治國理政之才并非常人能習得,士族子弟雖有優勢,卻常有驚才絕豔的寒門和庶族子弟脫穎而出。

明經科卻不同。過去選拔官員,最注重考察的便是官員對儒家經典的理解。世家大族往往極深的家學淵源,他們對于儒家經典的理解,是寒門和庶民拍馬不能及的。

陳炀帝急于求成,雖然設立明經科,每年卻隻選拔二十人,而秀才科每年選拔出來的往往多達上百人。最後被世家抛棄,也是他将事情做的太絕。

聞皎想了會兒,忍不住歎氣。

老皇帝讓她辦的這第一件差事就棘手的很啊!

聞皎正要研磨,外頭有人敲門,她往窗外瞧了眼,太陽已是暮暮沉沉。

馬上要宵禁了,怎麼這個時候來尋她?

穿過狹小的庭院,聞皎打開門栓。

韓玉妍站在門外。

“郡……韓姑娘。”

聞皎頓了頓,差點脫口而出“郡主”,韓玉妍雖不再是郡主,依然是官家小姐,她的父親韓兆相如今是大梁的歸義侯、光祿卿了。

“聞先生。”韓玉妍的目光越過她,落在聞皎身後的小院裡,“我來拜訪你。”

“進來吧。”

前些日子上東市,她買了套茶具,如今正好可以用上。

聞皎日子過的粗糙,正想給她倒茶,卻連熱水都沒有了。

隻好拿了些枯枝在庭院中生起火來。

剛點燃枯枝,遠方就傳來鐘聲。

悠遠而綿長,宣告着宵禁的降臨。

如今大梁政局未穩,宵禁極嚴,鐘聲敲響之後,即便是王公貴族也不能再在街上走動。

韓玉妍選這樣的時間來找她,隻怕今日的事有些棘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