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钺笑了,他回頭看向皇帝,“父皇,你看看,我們哪個不想要皇位?”
皇帝扶着城牆,已從最初看到趙铎的驚愕中回過神來。
“二郎——留他性命!”
“苟且偷生不是我趙钺想要的!”
趙钺下了馬,撿起地上的劍。
這把劍,他與趙铎一人一把,是兒時皇帝請名匠為他們所鑄。
趙钺猛然擡起手腕,脖子一送。
紅色的液體飛濺。
趙铎下颌顫抖,眼中閃過痛惜。
趙铮痛哭出聲,“大哥——”
皇帝扶着牆頭看着他倒在血泊裡,一滴淚自滿是皺紋的眼角滑落。
烏鴉在叫。
鷹隼在空中盤旋。
皇帝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氣,他張嘴欲言,卻隻能扼着喉嚨,發不出一個音節。
聞皎全身松下來,難過地看着這一幕。
“太子已死,亂臣賊子還不速速投降!抗罪不降者罪加一等——”
孫熊的聲音劃破蒼穹,晉王一幹人等與羽林軍這才歡呼起來。
随後摧枯拉朽,叛亂之人紛紛放下了武器。
一場叛亂就此平息。
趙铎下了馬,邁過趙钺身旁的血泊,大踏步向皇城走去。
紫宸殿。
“父皇,反賊已誅——兒臣救駕來遲,萬望恕罪。”
趙铎收起滴血的長劍,對着龍椅上的人屈膝。
甲胄俱在,刀劍在身。
皇帝老淚縱橫,不可置信地看着他發抖,“你,你……”
“父皇節哀。”
孫熊緊緊跟在趙铎身旁,此時大錘落地,趴到地上行禮,語氣毫無恭敬之意,“殿下平叛有功,請陛下立殿下為太子!”
聞皎雙膝下跪請命,“陛下,請立晉王為太子。”
鄭燮緊跟着道:“陛下,請立晉王為太子。”
裴照面無表情地跟着下跪,“陛下,請立晉王——”
那些被迫參與了宮變的世家紛紛請命,“臣等請立晉王為太子——”
“朕隻是想,隻是想……”
皇帝顫抖着看着他,最終苦澀地笑了。
大殿之外,一人持劍背光而來。
待走近了,皇帝才看到應齊嶽劍鋒抵着趙巽,推着他走來。
“九郎——你——”
他不可置信地看向趙铎,“你早就……”
“陛下,您還是快些做決定吧,刀劍可不長眼。”孫熊不懷好意地笑了下。
小小的人兒臉色慘白,央求地望着他:“父皇——”
頸子已染上了一層鮮血。
皇帝無奈點頭。
他複雜地看向聞皎,“你是中書侍郎,就由你拟旨吧。”
有薄怒,有失望。
聞皎不敢對上他的目光。
取過平安遞來的筆,在聖旨上寫下诏書。
“制曰:朕膺昊天之命,統禦萬方,夙夜兢兢,惟以社稷為念。夫儲副者,國本所系,必擇賢明以承宗祧。咨爾晉王趙铎,朕之次子也,器宇沉雄,韬钤獨運,夙禀忠孝之性,克彰文武之才。
往者太子钺,恃嫡驕縱,悖逆天常,陰結黨羽,謀危社稷。爾躬擐甲胄,親率貔貅,克定禍亂于旬日,肅清宮闱于俄頃。功侔衛霍,勳冠宗藩。
今特授爾皇太子之位,主理東宮。爾其敬天法祖,勤修德政;親賢遠佞,垂範兆民。當思創業之艱,毋忘守成之慎。布告中外,鹹使聞知!
永昌九年九月庚戌,
中書侍郎聞皎宣。”①
皇帝覽畢,揮給平安。
趙铎雙膝下跪,雙手接過聖旨。
“謝父皇——”
群臣拜賀完畢,皇帝臉色如夜色四合時的昏昏,他閉着眼再不想看這場鬧劇,“朕乏了,都退下吧。”
群臣紛紛看向趙铎。
他站起來,“父皇稍待,還有一人未有處置。”
趙廣昌親自押解着楚王趙銘上殿。
“禀皇伯父,禀太子,楚王參與謀反,已被臣擒獲!請皇伯父降罪——”
楚王被扭着跪在地上,不服氣地瞪向趙铎。
“父皇——兒臣是被逼的!是大哥他派人圍住了王府,兒臣若不從,隻怕今日見不到父皇了——”
皇帝深知他說的是假話,到底還是憐惜他,“你……二郎,他畢竟是你弟弟。”
“父皇說的不錯,可他畢竟犯下滔天大罪,兒臣以為保留四弟爵号,将他終身囚禁宗人府為好。”
雖然失去了自由,但也算網開一面了。
皇帝歎氣,“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