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說笑着來到目的地,典型的朝鮮族民居。這是一家開在村裡的小商店,商店的老闆是一個和藹可親的朝鮮族老奶奶,在經營小賣部的同時,還兼顧着自釀米酒的生意。
沈之忱走進商店,不由得跟蔣聲言感歎:“這怎麼跟穿越了一樣。”
蔣聲言則笑着回應:“确實和小時候的商店差不多。”
老式的商店貨架,搭配着古樸的家具,正午的陽光透過斑駁的窗框,灑在水泥地面上,不真實感将人萦繞。
不過楊牧達和阿邁的溝通并不順暢,隻能轉身跟蔣聲言講:“蔣律師,江湖救急啊,你不能就這樣看着我和阿邁雞同鴨講吧?”
蔣聲言重新将目光放在楊牧達的身上,打趣道:“你以前沒在這兒買過東西啊?”
“買過買過,這不是很多專業的詞她老人家說不清楚嘛!”
“你買個酒還要啥專業詞彙?”剛才蔣聲言光顧着看屋裡的裝修布置,沒仔細聽兩個人的對話。
“你幫我問問這酒是怎麼做的呗。”
蔣聲言走近櫃台,用朝語和阿邁溝通起來。幾句話之後,蔣聲言轉身,對幾個人說道:
“酒曲和大米苞米一起發酵的,20塊一大瓶,要幾瓶?”
“嗯……”
看楊牧達正犯難,蔣聲言看向李想:“你現在能喝酒嗎?”
李想想了想,然後說:“好像沒規定現在不能喝酒吧。”
“那你陪着喝點,我就不喝了,晚一點還得回去。”
“今天就住下呗,明天再回。”楊牧達熱情挽留着蔣聲言。
“我認床,換地方睡不着覺。”
李想聽着蔣聲言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也沒有戳穿,兩個人相識了這麼多年,從來沒聽說她認床。
“來五瓶吧,你拿兩瓶給金阿姨帶回去嘗嘗。”
“行。”蔣聲言轉頭看看沈之忱,她正認真地打量着櫃台裡的零食,“你想吃哪個,我們買回去吃。”
“真的?”
蔣聲言笑着看着沈之忱,滿目溫柔,柔聲說:“當然,要不然就真是‘過了這村沒這店’了。”
“好。”
幾個人買了零食和米酒,一共沒花上150塊錢,看着阿邁找零的新紙币,蔣聲言都有點恍惚,這是多久沒花紙币了,原來現在的10塊錢是這個樣子。
路過村裡的豆腐坊,楊牧達張羅着拿了塊豆腐,順便打了碗水豆腐。
“我們這兒的豆腐都是用山泉水做的,一會兒嘗嘗。”楊牧達頓了頓,接着講:“哎?要不然一會兒吃完飯我帶你們去山上打山泉水?”
“遠嗎?”
“不遠吧,就順着剛才來的路下去,然後過河,再走個1公裡就到了。”
沈之忱興緻勃勃地看着蔣聲言,她覺得天天窩在辦公室裡的蔣聲言是得趁機會多接觸一下自然,活動一下身子。
“幹嘛這個眼神看我?”蔣聲言看着沈之忱興奮又無辜的眼神,一時間有些哭笑不得。
李想終于又找到虧蔣聲言的機會,拽住沈之忱的胳膊問道:“小忱,聲言平時在家裡是不是總管着你?”
“沒有。”沈之忱爽快地否認,這個時候的立場要堅定,要不然今晚就得睡沙發了。
“别不敢說啊,說出來我幫你收拾她。”
“真沒有。”沈之忱笑着應對李想的打趣,“再說了,我要是跟你告狀,回家之後還不得跪榴蓮?”
“原來是怕打擊報複啊!”
“沒有沒有。”
蔣聲言從李想的手裡把沈之忱解救出來,嗔道:“你可别在這兒挑撥離間啊,好好的孩子都讓你教壞了。”
“我這不是關心你麼。”在鬥嘴這方面,李想自然不會落得下風。
蔣聲言白了李想一眼,單手攬過沈之忱的肩膀:“你幹嘛這麼怕我不高興啊,目前為止,我好像還沒跟你發過脾氣吧?”
“沒有啊,這不是跟你商量着來麼。”
“你想去就去啊,我要是不想去或者想讓你陪我,我會說的,你不用小心翼翼的。”
“啊……好。”沈之忱笑的見牙不見眼,“我們一會兒去打山泉水?”
“好啊。”蔣聲言欣然答應,好不容易能陪沈之忱出來玩,怎麼可能讓她掃興。
一行人回到楊牧達家,劉春紅已經炖上了大鵝,院子裡已經飄出了香味。
李想上前幾步,蹲在劉春紅的身邊:“阿姨,我們幫你幹點啥?”
“不用,這點活兒我自己就能幹完,你們快别沾手,去屋裡待着,别被風吹着。”
“沒事兒,我戴帽子了。”
“山上的風硬,楊牧達啥也不懂,淨瞎鬧,我都告訴她五一不用回來,她非得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