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樣也好,他得了名頭,這姑娘也算勉強有個靠山。她的菜得秀才公青睐,或許早晚會出頭,但這年頭的事誰說得準呢。
于是在嬸子大娘們又一番熱烈讨論中,陸七七做菜得林大廚指點這一消息便傳開了,大嬸們這才換了說詞。
【她們說,難怪你做菜這麼好吃,原來是林大廚教的,還說林大廚沒眼光,居然教你這麼個姑娘,八成也是看上你什麼了……這流言怎麼越發離譜了?】統子看不明白。
系統到底不懂人情世故,陸七七卻是懂的,【放心,待我拜完師她們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喜宴第二日開始,她已經開始跟着大廚打下手了,大廚念她是新手分給她的活不多,但也足夠她忙了。因為不太習慣這個時代的做菜手法和廚具使用,她一直都小心翼翼的,所以手腳反而慢了許多。
雖然之前炒了醋溜白菜,但幾個小夥伴都在,所以都是給她準備好了她隻管炒,現在很多菜自己準備,有些宴席的菜還得提前腌制,她忙得焦頭爛額。她甚至還學會了幾道點心的制作,有些在現代居然都吃過。但不得不說,這些現做的點心比她在現代吃的好吃多了,果然,現代流傳下來的糕點制作工藝,确實差了一些。
下溪村隻有一個曬谷場,就在村口不遠,哂谷場入口有幾棵大樹,據說幾十年樹齡,樹下不知是誰做了幾個石凳,平常嬸子大娘們愛坐在那裡唠嗑做手工,比如做衣服做鞋納鞋墊。有時候做得多了,她們會托人帶去鎮上賣,雖然賣不了幾個錢,但多少也算是個收入,得些零花錢。村裡大多數流言,大概都是從那裡傳出去的。
曬谷場很大,可以同時容納十幾家曬谷,所以徐秀才的喜宴擺在這裡,居然生生擺下了四十桌。這算是下溪村難得一遇的大事了,陸七七頭天晚上沒怎麼睡好,一想到第二天早起,她就不怎麼能睡得着。這是前世養成的毛病了。
一大早起來匆匆洗漱趕到曬谷場,人已經很多了,她忍不住跟系統吐槽,大概這些人晚上都是不用睡覺的吧。直到鍋鏟上手她才知道,自家師父隻需炒十來個炒菜做幾個蒸菜和涼菜就行了,真正一桌最大的菜,是那些鄉紳們特意帶過來的大廚做的。她到時這些大廚也已經到了,正在搭竈台,他們周圍圍滿了人,尤其嬸子們嘀嘀咕咕。
“聽說是來做京都菜的,都是達官貴人們吃的。”
“那邊還有江南菜,還有那裡,說是專做甜食的,這陣仗,這輩子見一回也算值了。”
“誰說不是呢,托了徐秀才的福,咱們鄉下老婆子,也能吃到外地菜了。”
“所以啊,讀書才是出路啊,也不知道……能不能送我家小子去學學。”
“快閉嘴吧,這得看人家徐秀才的安排,雖然我也打聽了,說是三年後才會再考呢,總不至于這三年,他都要呆在書院裡吧。聽說縣上的書院,已經教不了他舉人老爺該學的東西了。可是咱們不能貪心,都是同村的,興許人家閑下來會指導一二,可人家如果忙着,咱們都當體諒一點。”
“是啊是啊,可不能耽擱人家徐秀才的學業。”
陸七七在一旁聽得無語,所以這些嬸子們是已經認定徐秀才肯定會教導她們家孩子了?還不能耽擱人家的學業,如果忙着要體諒一點?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何其重要的身份,她們憑什麼認為,她們在這裡幫工幾天,徐秀才就應該教導她們家孩子?
這麼理所當然,如果徐秀才到時候不教導,她們又會怎麼說?
四十桌喜宴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鎮上包括縣裡都來了不少人,縣令自然沒到,但他派了縣丞過來,還帶了兩個衙役,喝酒期間縣丞說他最近喝了好幾家秀才喜宴,縣令都沒有親自到,就派他帶了份禮參加了。
鄉下人哪裡見過什麼大官,坐他們旁邊的幾桌人根本不敢大聲說話,徐秀才倒是不卑不亢,縣丞問他什麼時候再回書院,他說可能要先休息一段時間,在家裡照顧爹娘。這話周圍的人倒是聽去了,大多都歡欣鼓舞,徐秀才一時不回書院,說明他是要留在村裡了,大家擡頭不見低頭見的,自家娃如果求到門上去,他也不好拒絕吧。
陸七七歎了口氣,所以小秀才還是太過單純了,沒看到那些嬸嬸們眼裡冒出的精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