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隊伍在福建或許可以稱霸一時,卻要如何走出去?若走不出去,待他日金兵入關,人命豈不是亦如草芥?
如今是春風十裡、荠麥青青,但等胡馬窺江,姜夔所見,就隻剩廢池喬木,荒蕪一片了。
她于是冥思苦想:除了武功以外,還有沒有别的什麼方法,使更多人能擁有維持尊嚴的權利?
她自然就想到了那句話:真理隻在炮彈射程之内。
于是六歲的季卷眉頭舒展,腳步輕快從田壟旁離開。
季卷對槍炮的了解并不多,而且看的多是現代槍炮,需要與之對應的高精度生産線和原料處理工藝。那顯然不适合宋代,但是幸好她的母親是一位來自清代,對槍炮已有所了解的“古代人”。
她們将高精尖步槍解構成槍管、擊發、彈藥三個部分,并不斷以宋代的冶鐵、火藥技術做錨正,終于将劣化版的佛朗機炮和火铳搬到了青田幫“離”字部幫衆面前,并為這支火器部設計了獨有的戰術。
火器笨重,就安排兩人配合,填彈時間過久,就安排三組人員輪換,保證無縫,至于卡彈率、炸膛率,季卷殚精竭慮提高手工打制時的精度,曆時多年,終于将這一套火器與戰術确立。
等這一切齊備,福建路早已沒有第二種聲音,再往下的嶺南溫家也已成為他們的助力,周遭沒有可以使她試一試威力的敵人。面對霹靂堂,是“離”字部創立以來首戰。
她為了這一戰已提前準備許多。派喬裝成商隊的探子摸清雷家堡附近地形,分次将三門大炮部件運送至周邊山林這種事自不必說,以她力求萬無一失的性格,甚至為“離”字部一旦失利,做了三重準備。
她為此特意邀請葉孤城,将她手上火器的威力形容得天上有、地下無,甚至拿來與絕頂高手對标,力圖激起葉孤城的好奇。葉孤城早知道她秉性,隻冷冷問了一個問題:“我是你的第幾個後手?”
季卷一拍掌,笑道:“師父果然了解我!——你是第三套應急預案。”
此時,第三道應急預案完整欣賞完了“離”字部的表演,聽季卷笑意盈盈地問他:“師父,你覺得這東西對你會不會有威脅?”
葉孤城冷眼看她,嗤聲:“尚可應對。”
“二十槍連開還可以應對?我可是自覺自己對付不來的。”季卷問,繼而微笑:“好吧。那如果變成四十槍、八十槍、一百六十槍呢?”
葉孤城睇她,繼而一言不發,轉身離開。
他離開不僅是因為失去了好奇,更多是他知道,雷利一死,此戰已至終局。
雷利身亡,而他手下那些高手已被接連變故震得不敢再動,撲倒在地,極其迅速地投降。季卷便樂于省下子彈,戰旗一揮,令分散在霹靂堂駐地,按組行動,手裡火器始終向雷家弟子發出嘭、嘭彈藥的離字部幫衆停下扳機,集合到季卷身前。在遠處操縱那三門佛朗機炮的溫趣也重新歸隊,向她詳實彙報錨定目标時遇到的狀況。
雷卷抱着手臂,一起聽完溫趣彙報,忽而道:“你堅持要與小雷門合作,是為了把這些火炮火器的來源,甩到我們頭上。”
季卷摸了摸鼻子,臉上笑容裡難得出現幾分被看穿的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