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古味齋的掌櫃姓李,看上去很有一股書卷味,為人處世都讓人感覺是十分舒服。
師傅年紀略大一些,總是皺着眉頭,有些苦大仇深的,但是一雙眼睛卻明亮得很,總是給人一種無論是什麼樣子的細節都沒有辦法逃脫他的眼睛的感覺。
葉之鶴手裡的那套東西他們看過了,确實是和他說的差不多,估值也差不多。
胡大爺還是和之前說的四萬,拿下來了。
本來就不斷被消息刷屏的直播間現在更是和炸了一樣,消息不斷的往上,文字更疊得太快,甚至于葉之鶴都來不及捕捉到大家的話語。
[這大爺好慷慨啊,四萬塊錢買了這套東西,我看肯定還要出不少的鑒定費。]
[不是三千換三萬,是三千換四萬啊!]
白雲悠悠送出炸彈*10
今天吃飯不吃雞送出淺水炸彈*1
[四萬!那是我多少個月的工資!主播都不到半天就到手了,羨慕得我眼紅!!!]
葉之鶴暫時沒有應答他們,看樣子還有話要說。
掌櫃一下子就看出來了,“葉先生難道還有什麼請求?”
旁邊的三位老大爺也将目光投注過來。
葉之鶴不疾不徐的問道,“李掌櫃,不知道您這裡收東西嗎?”
“哦?難道小葉你今天還發現了别的東西?”胡大爺本來都想要起身了,現在又覺得多喝幾口茶水也未嘗不可,于是又重新坐定,“也是,小葉你這眼力,發現好東西也不足為奇。”
這幾個老爺子處得比較舒服,加上他的東西也不是什麼稀世珍品,所以現在在這裡看看也沒有什麼所謂。
光芒下,藍色的釉反射出一種溫潤的光,使得本來就濃郁豔麗的藍色,更增添了一些姝色,就像是沁着一汪流動的光一樣,大方美麗。
“鑒别古玩,其實有幾個入門級别的判斷步驟,也不算是技巧,中醫尚有望聞問切,古玩自然也有。”葉之鶴對着直播間的觀衆說道。
現在師傅還沒有貿然上手觸摸,而是先是整體觀看其形其氣。
“觀其形、領其神還有賞其色都可以鍛煉自己對古玩的第一感覺,有些古玩經過時光的沉澱,積蓄下來的古韻是非常不一樣的,就拿剛才那些普通的仿造碗來說,很明顯就可以感覺到那些碗釉色的浮色。”他解說着,打開了自己的另一部手機,照片上很明顯的對比。
師傅問了幾句,是關于這個碗的來源,聽到是葉之鶴在一家工藝品店撿漏的,也是扯了扯嘴角有些笑,直播間倒是又起哄起來,畢竟他們可是看到了全過程的。
“師傅,你繼續。”葉之鶴也有些無奈。
師傅輕輕的嗅聞了一下,臉上沒有太多的神情,然後就是敲擊聽碗的瓷胎會發出怎麼樣的聲音,還要用放大鏡觀察每一個細節。
相比之下,葉之鶴隻是草草看了幾眼這個碗就決定拿下,也不知道該說他膽大還是該誇贊他眼力過人。
他應該更喜歡被誇後面那一個。
“不錯,清光緒年間的藍釉碗,”師傅點頭肯定到,“藍釉,是華夏自古以來就燒制的著名顔色釉品種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所出現的單色釉器物,到了元代的時候,才燒造出如此豔麗的藍色,從元代到明清就沒有斷絕過對藍釉器物的燒制。”
“藍釉分為霁藍釉、回青釉、灑藍釉、天藍釉,現在這個正是霁藍釉,是比較精美的一件藍釉器,施釉均勻,款識清晰,保存得也很好。”
“請師傅估個價吧。”葉之鶴也沒有意外,語氣溫和。
掌櫃将茶碗蓋輕輕撥弄,師傅便說,“可惜在清光緒年間所用的釉料有所變化,藍釉器的顔色變得稍浮,不如之前的藍釉器色沉色美,兩萬左右。”
兩萬左右,和之前葉之鶴估算的差不多。
掌櫃的又笑着說,“如果這位小兄弟想賣,我們古味齋正巧最近在收這樣的物件,和小兄弟結個善緣,這三位先生又是我們古味齋的常客。”
這話倒是說得在場的人都通體舒暢,讓葉之鶴聽起來舒服,又誇了三位大爺。
人生在世,哪能不要點面子的?
古味齋願意收小物件,最後這件東西賣給了古味齋。
葉之鶴又到手兩萬,關鍵的也不是錢,而是人脈。
出了古味齋之後也下午五點多了,直播間的在線粉絲已經有了五百多,關注他的粉絲也有了一百多,看來他的直播内容還是得到了不少粉絲的認可的。
關鍵是這種直播撿漏符合了大家以小錢換大錢的幻想,也給大家揭開了關于古玩的神秘面紗,讓大家覺得古玩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完完全全屬于有錢人的遊戲。
其實也還是有錢人的遊戲,如果想要以小博大,還得要有葉之鶴這樣的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