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好天真,她的話你也信。”池問不可思議地看着解盡,他一直以為解盡很聰明,原來也是一個小呆瓜,“她什麼樣我還不知道嗎?村裡一半多的小孩都被她逗過。”
“一起隔壁村的小孩來這找事,是她一個人沖過,一人打十幾個。”
“這麼猛?”
“在她面前我都是個小弟。”池問說,“她罩着我。”
“以後不要讓我在聽見“對不起”特别是跟你沒關系的事。”解盡沒說話,池問想起剛剛的事,“八竿子打不着的事,你都能扯上自己。”
“我第一次見你以為你很内向,”解盡看着池問的臉,池問點頭,“沒毛病,我是挺内向,但隻有我能說自己,别人不能。我脾氣不算好,能跟我玩在一起的要麼就是能容忍我,要麼就是和我一樣。”
說完,池問看着解盡讓他回答一個問題:“你就得你是哪個?”
“我應該兩樣都沾點。”
池問從兜裡拿出幾根棒棒糖,兩包辣條,放到旁邊的凳子上:“展開說說。”
這是在吃瓜?
“我脾氣好,能容忍你。”解盡拆開棒棒糖皮,“再說了我覺得你脾氣也挺好的”
這倒是看出來了。啊?他,脾氣好?都是裝出來的。
你是沒見過我爆發的時候。
“不過你讨厭一個人,我也會和你一起的”解盡嘴裡吃着棒棒糖,“你讨厭的人就是我讨厭的人。”
啊?這麼玩?
“謝謝你,”池問說着去廚房拿出兩個冰棍,小跑到座位上,遞給解盡一個冰棍,“我覺得我們兩個有很多共同點。”
“有嗎?”
“有啊,你喜歡科學,我也喜歡。我們倆個喜歡電腦信息,哲學,物理。”池問一樣列出來,解盡聽着沒毛病,“都是理想主義者。
理想主義,是一種高于現實并能調校現實的思想傾向,它運用直覺去認識世界,運用情感去對世界作出判斷。
“你是理想主義者,我覺得你應該是現實主義者。”解盡牙口好,全程咬着吃冰棍,“生活中非常現實和理性,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并會制定可實行的目标去實現的人。?不會進行不切實際的空想,把握好當下。”
“那你說這,還不如說我是虛拟主義者呢。”池問牙齒敏感,隻能用唇嗦,“我隻是懷揣着對世界的美好憧憬,卻未曾料到,現實的殘酷将這份夢想擊得支離破碎。”
“想要逃離又在幻想,幻想有朝一日世界會不會跟自己想象的一樣。”池問吃完冰棍,擺弄着棍子,被解盡一把奪取扔到垃圾桶,嘴型在說危險。
危什麼險,能捅死我嗎?
“一切得不到需求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池問沒管解盡,繼續說,“原來我也整天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溫柔對待世界,卻不曾世界溫柔對待。
“《百年孤獨》裡說過人的精神寄托可以是音樂。可以是書籍。可以是工作。可以是山川湖滿,唯獨不可以是人。”解盡這幾天一直在看《百年孤獨》,也研究了一些裡面的現實主義和哲學内容,“我最近在研究這一段話的含義。以我現在的知識儲備和社會的經曆來看,我覺得應該是這樣的。”
“人與人之間的精神寄托這事兒,我覺得它确實是有的。有時候,咱們遇到困難或者心裡難受,有朋友或親人在身邊支持、理解咱們,真的能給我們很大的安慰和力量。不過呢,這種關系得是建立在兩個人都樂意、平等還互相尊重的基礎上才行。”
“誰也不能光想着利用對方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更不能去傷害對方。但話說回來,就算關系再好,我們也得明白,人心隔肚皮,人的想法和行為都是會變的。可能今天我們好得跟一個人似的,明天就因為點啥事兒鬧翻了,這時候要是太依賴對方,自己心裡可能就受不了了。”
“你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對别人的,可是别人會怎麼想,别人會覺得你蠢。”池問說。
“一個極端的問題。”解盡看着池問說,“那麼反過來說,這就又是一個問題,人心到底可不可信?”
池問:“……”
他擡頭看看天空,天已經黑了,像是有人把墨水灑在了天上,染黑了整片雲。
在這寂靜的深夜,大家似乎都化身為蘇格拉底。
人心難測,這是衆所周知的事實。有些人内心充滿真誠與善良,待人以誠,信譽可靠;然而,也有人心中布滿算計,或欺騙他人,或行為不端。因此,我們應當提高警惕,學會辨識人心,既不可輕信他人,亦不應一概而論,對所有人失去信任。世界之大,各類人群俱全,需謹慎對待。
解盡跟池問在院子裡聊了一些内容,陳夏不在家也沒人催他們睡覺。在院子裡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很安逸,除了有蚊子。
池問及時穿了長衣長褲,也擋不住蚊子。
每個動物都有生命,蚊子除外,這個生物就不應該有生命體。
仲夏夜,天空呈現出一種特别的明亮,仿佛是大自然自己點亮了一盞巨大的燈。月亮高懸,它的光芒灑向大地,将整個院子照得如同白晝一般。不需要任何人為的照明,院子的每一個角落都清晰可見。
微風輕輕吹過,樹葉在風中沙沙作響,仿佛在低聲細語。空氣中彌漫着夜晚特有的清涼和花草的芬芳,讓人感到甯靜而舒适。偶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