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飯,步嶼收拾了碗筷。任時之想幫忙,步嶼道:“你坐着就行。”
“我沒廢。”
“我知道。”
步嶼把碗和筷子洗了後,問任時之:“衣服合适嗎?”
“還行,就是褲子有點松。”
他看着任時之低頭處理自己的腰帶,目光落在這人的腰上。
任時之的腰細。他還記得上藥時這人因為疼,強忍着,身體卻是緊繃,後背露出的蝴蝶骨非常漂亮。
加之這人又白的過分,背後面的鞭痕看着讓人浮想聯翩。
給任時之上藥的時候,他目光總是會忍不住往下挪幾分,心想這人的腿肯定也會很好看。
他移開視線,道:“我再去給你找找。”
“不用了。你有皮帶嗎?”
“…有。”
處理好後,步嶼看了眼時間:“還有半個小時可以休息。你要睡一會兒嗎?一會兒我叫你。”
任時之搖搖頭,他現在沒心思睡覺。
步嶼點頭:“那我回卧室了,要是有事叫我。冰箱裡有吃的,可以拿。”
“嗯。”
任時之坐在沙發上。剛開始頭腦不清醒,來不及細想,現在空下來了,大腦飛轉:
一是圖書館負一樓的門為什麼會打開?
學校已經明确規定不讓進入,如果真的為學生着想,保證學生安全,門應該是鎖着的才對。
其次打開的人又是誰?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剛到圖書館的那個人。因為鑰匙在他身上的幾率最大。
可是他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呢?
任時之陷入了沉思。
他設想着:假設圖書館負一樓本身就是鎖着的,即便他到了負一樓,看見門鎖後沒辦法,也會主動離開。
他身為圖書館管理員,不可能不知道這個。
況且他第一天來,也不知道圖書館還有負一層,那麼經他這麼一提醒,反而帶着點引導的作用。
所以在自己去樓上時,也給那人留夠了時間去打開那扇門。在自己到負一樓時,門自然就是打開的了。
可是兜兜轉轉,他還是沒明白那人的用意是什麼。
思考着,任時之突然感覺很困,他慢慢閉上眼,意識逐漸遠去。
等他醒過來時,是被步嶼叫醒的。
“為什麼不去房間睡?”步嶼在旁邊蹲着。
任時之剛睜開眼,就受到如此強烈的美顔沖擊,有點懵道,“我沒想睡來着。”
他坐起來,晃了一下頭:“多少點了?”
“一點四十五。現在走差不多。”
任時之“嗯”了一聲。兩人去門口換鞋。
這時米粥突然跑過來,湊着任時之和步嶼的腿。
步嶼蹲下:“乖點兒,晚上就回來了,去你的遊樂場玩。”
米粥這次一反常态,它圍繞任時之的腳下轉了幾圈。
任時之微微一愣:“它這是什麼意思?”
步嶼道:“…他想讓你留下。”
步嶼順着米粥的頭,平複好它後,兩人才終于了出門。
可能一起經曆了些事,兩人之間的那種無形的距似乎淡了些。
走到操場,一個滑着滑闆的身影忽然“梭——”的一聲,從不遠處的跑道滑了過去。
“你們學校可以滑滑闆?”任時之問。
“嗯。”步嶼道,“剛剛那人是物理老師。”
“誰?”
“物理老師。”
“……”那這個物理老師還挺潮。
“一會兒就是他的課。”步嶼說,“然後是生物和英語。不過生物老師懷孕了,過幾天可能會走。”
任時之點頭。
到了教室,全班突然把視線落在兩人身上。
随即,有人注意到任時之的衣服。班上的人大為震驚!
因為這件衣服他們見過,前天他們班長穿得就是這件,現在居然穿在新同學身上。
要知道,步嶼這家夥除了像小李傑,解元這種非常熟悉的人,一般都不會把自己的東西借給别人。
“我去!那是班長的衣服吧?”
“嗯嗯,班長前天還穿過來着,我記着呢!”
“牛逼,這什麼待遇。”
上課鈴響起,小李傑和解元才堪堪來遲。
“靠,睡過頭了。”小李傑丢下書包,放在座位上,“幸虧是物理老師的課,不然我就完了。”
解元在不急不慢的從旁邊坐下,把小李傑的衣服放在桌子:“衣服穿好。”
“哦哦。”他頂着個雞窩,轉過身,看見步嶼臉上的創口貼,“哎,你臉咋個回事。”
“不小心劃傷的。”步嶼指了指他的那個雞窩頭,“你得感謝洛星辰不在我們班,不然她那DV又要有一張你的醜照。”
小李傑大驚,立馬整理好自己的發頭。
别問,問就是深受過洛星辰的毒害。
洛星辰,攝影愛好者,是他們死黨之一,最喜歡的事就是記錄他們這些損友的“美好”生活,然後放進校園貼吧裡,誰也别想活。
對他們來說,就是妥妥的一個“攝影殺手。”
哦,不過步嶼和解元這兩個家夥太帥,不管洛星辰怎麼拍,都好看得要命。于是乎,洛星辰就把重心放到小李傑,禦謹言,和她弟洛星源身上。
所以學校的貼吧裡,最多的就是這幾人的“醜照”。
小李傑注意到任時之的衣服,還沒來得及問,解元就把他轉了過去:“老師來了。”
任時之看了一眼,果然就是剛剛那個人。
業子修站在講台上,一身黑色的高領運動服,擋住了半張臉。他像是沒有睡醒,眼睛懶散的半睜着,随後他擡頭,似有感應,看見了任時之。
于是這節課上,同學們看到了兩大奇觀:
一是物理老師那從來都沒睡醒的眼睛掙大了,還是如銅鈴般大,像是不可思議一樣。
二是下課之後,人居然還沒有立刻就走。
要知道,平時班上的學生要找他問題,根本就找不到人影,不知道跑哪去了。
下課後業子修沖到白榷辦公室,氣喘籲籲的喘氣,不知道說什麼,一張冷酷的臉上顯得有點茫然無錯。
白榷自然知道他要說什麼:“看到時了?”
“嗯。他,他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