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安宮,江麗聽到動靜,笑着迎了出來,“向夫人,好久未見”
秦芳若行了禮,“江姑姑”此人是太後身邊的姑姑,從太後出嫁就一直跟着,更有品級在身,這個禮是一定要行的。
秦芳雨,向希瑤也跟着行了禮。
江麗讓了半身,并未承這個的禮,她就一個奴婢,得了皇上太後恩典,卻不能因此得意忘形,“這就是向姑娘吧,都這麼大了”
向希瑤嘴很甜,又行了禮,“江姑姑好”
江麗回了禮,“姑娘可折煞老奴了,快進來吧,太後一早就在等着了”
秦芳若牽着向希瑤進了殿内,秦芳雨跟在後面,她很清楚此行的目的,也知道宮裡對東宮不管不問,但她的婉沁不能有事,她的一切都壓在了婉沁身上,婉沁就是她的所有。
正殿内的榻上,太後很是随意的坐着,一襲石青色常服,沉穩淡雅,沒有繁重的頭飾,沒有金銀珠寶的堆砌,反而更顯其風華。
江麗領了人進來,“太後,人到了”
秦芳若,秦芳雨,向希瑤三人上前行禮,“參見太後”
太後:“都起來,坐下說話”
“多謝太後”秦芳若帶着女兒坐到太後的下手,秦芳雨坐到她們的對面。
宮人們上了茶水,還有點心。
向希瑤有些好奇,這位就是太後?沒有華冠麗服,沒有氣勢淩人,很慈祥,很溫和。
從她們進來,太後就一直看着小姑娘,粉妝玉琢的,甚是可人,“這就是希瑤吧,過來讓哀家看看”
向希瑤走上前行禮,“太後”
“都這麼大了”,太後握住向希瑤的手,“怎麼這麼涼”,扭頭吩咐福秋,“去拿手爐來”
福秋應聲是,下去了。
向希瑤想攔都攔不住,“太後,希瑤不冷的”這也沒到用手爐的時候,再說,她真的不冷,手腳雖涼,但身子很暖。
“不冷也拿着,女子的身子可要好好養着”太後讓她坐到身旁,“你滿月的時候哀家抱過,一晃都這麼大了”真的好快,當年的奶團子都長成大姑娘了。
這事向希瑤肯定是不知的,但秦芳若記得很清楚,那是分府後的第一年,希瑤就是那個時候出生的,太後親臨,還送了大禮,“太後厚愛,夫君和臣婦都銘記在心”
秦芳若情真意切,她幫太後是舉手之勞,可太後回她的太多了,她都不知道該怎麼還。
太後了然,“你啊”不過,也正是如此,才讓太後高看她一等。
福秋回來了,不止帶了手爐,“太後,太醫到了”
秦芳若她們都以為太醫是來給太後請平安脈的,哪知道太後卻讓太醫給向希瑤把脈。
不要說向希瑤了,就是秦芳若都有些懵,“太後,這?”
“還說呢,你就該早些讓哀家知道”早知道的話就早讓太醫去學士府看看了,落水可不是小事。
秦芳若懂了太後的意思,除了謝恩外,她說不出其它來,女兒剛剛的恍惚還在眼前,能讓太醫看看,也能安心,“多謝太後”
向希瑤一雙杏眼清澈透亮,起身行禮,“希瑤謝太後恩典”
太後受了她們的禮,“好了,坐好,讓太醫好好看看”
太醫明白了太後的看重,也更加用心,把了一會脈,問了問向夫人向姑娘近來用的藥後,才回禀了太後,“太後,向姑娘身子無大礙,隻是精神有些不濟,老臣一會開一些安神的藥,至于氣血不足,姑娘年幼,無須多喝藥,輔以藥膳調養即可”
太後:“那好,藥膳的方子多寫一些,搭配着來,藥材就從太醫院拿,缺什麼跟江麗說”
“是”太醫退下,跟着宮女去了偏殿寫方子。
秦芳若很感激,又要跪謝,被太後攔下了,“好了,哪來那麼多禮的,哀家給你的牌子可不是假的”
秦芳若聽明白了太後的意思,更是銘感五内,“臣婦明白了,多謝太後”
太後讓向希瑤拿好手爐,跟她說起别的來,都是些逗孩子的話,向希瑤也樂的逗太後開心,一時間說說笑笑的好不熱鬧。
從進殿來,秦芳雨又是焦躁又是慌亂,可怎麼都插不上話,忍到現在已經忍不下去了,她突然跪到了太後的面前大哭,“太後”
這聲來的突然也很大,向希瑤真的有點被吓到,這也是姨母的策略?
太後好似沒聽到沒看到,反而笑着跟向希瑤說話,“聽說瑤兒喜歡點心,來,試試禦膳房的手藝”
向希瑤接過,但又有些不安的看向還跪在那的姨母,太後把一切看在眼裡。
江麗走過來打算把人扶起來,“夫人,有話好好說,您這樣會吓到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