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村南北朝向,背枕青山,前繞綠水,格局青秀,地勢養人。
整村四十多戶人家,總人口兩百挂單,分東西兩半居住,中間以曬谷場隔開。
先說東半村,三十五戶人大多姓趙,是以血脈紐帶維系的同族。
在族長兼村長的帶領下,占據着朝陽村主要話語權。
再說西半村,主要以小姓和大姓趙姓裡分家出來單過的家庭為主,共計十二戶。
田雯一家子也算其内,但他家有些不同,他家打根上論起算是趙姓族内輩分挺高的一支,既不是小姓,也不是分出來單過,為何落戶在西半村。
全因趙青山這一房隻他一個獨苗苗,幼年失怙,頂不起房立不起柱,就吃百家飯過活。
待少年應征從戎去了邊鎮,族裡就吃了他家絕戶。
等到青年回鄉,沒了祖屋祖地,就掏出積蓄置辦田産家業,落戶在了西半村。
怪說剛剛族老、村長都沒出來主事,原來是這麼回事。
他們心中有愧,沒臉管老趙家的事。
在腦海裡搜刮出來的記憶,解開了心中一個疑惑。田雯從曬谷場轉道一路直下,不知不覺溜達着到了河邊。
雪草銀花滿地愁,爾虞我詐幾時休。
心下感概,田雯擡眼朝前望去,天地一白,結着薄冰的小河對面,是一處平坦地,她家剩餘的田産也在其中。
十八畝水澆地,十畝旱地,去掉還賭債的七畝,還剩十一畝水澆地,共計二十一畝。
水稻春種秋收,一年一熟,一畝地産三百斤稻子,一年到頭,滿打滿算能收割三千三百斤。
小麥也是一年一熟,畝産兩百六十斤,年産兩千六百斤。
加上些坡地的幾百斤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