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形變換的複雜程度又驟然上升了一個台階,簡星航還是站回了隊形的中央,沒怎麼走位,而是站在原地,跟随者其他人的走位而動——就像是被輪流站C的剩餘六人,用一條不存在的線牽引着行動。
在又一次換位之後,齊路遙換到C位,一邊用左手勾畫出紛繁複雜的圖像,一邊同時唱出這一段的最後兩句,然後擡手,在轉身偏離中心位的一刻,将話筒旋轉着向上扔出。
燈光也就跟随着被豎直向上抛出的話筒同步上移。
幾乎是在同一時刻,靳羽從中線做了個極快的180度轉彎,右手伸手接下齊路遙扔出的話筒。彼此走位擦肩而過的一瞬間,兩人在燈光相當微弱的視覺死角,完成了另一個話筒的交換。
然後齊路遙往後幾步,将自己隐沒于未被照亮的黑暗之中。
或許是這個交換的動作實在是過于有操作性又過于配合流暢,以至于經曆了極短的刹那安靜後,台下驟然爆發出了相當多的各類應援聲,接着又統一成了喊名字。
有喊他自己的,也有喊靳羽的,喊過一會,又重新歸于這首歌本身自帶的應援詞。
全場的氣氛好像都被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台上的燈光也一盞盞明亮起來。
站在舞台上,被這些從各個方向升騰起來的燈光所簇擁的時候,齊路遙甚至有片刻過于炫目的感覺。
但相當好。
站在燈光中的每一秒,都會讓人更喜歡一點這種感覺。
“燈火輝煌耀眼
歡呼呐喊未曾停歇
萦繞于心
是不斷回放的光景”
靳羽的獨唱接下全歌最難的一段。但即使難度很高,在此時此刻,他的聲音也依舊穩到無以複加。
應援聲和歌詞完好對應上,無論是台上的明亮如白晝的打光,還是台下的原版應援混雜着每個人的名字的呼喊,都給這個場景添上了一分熱烈和釋放沖動的感覺。
好像和歌詞的意境有些不搭,但又似乎契合地剛剛好,讓人覺得就應該這樣。
這首歌就應該這樣,或者說,屬于偶像們的舞台就應該這樣。
所有人的身影都在光的照耀下忽明忽暗。
最後一個字落下的時候,靳羽向側方位後退一步,齊路遙從後方的暗處旋轉着飛身而下——這次是真的飛,是因為他們在走位線的後方搭了個小高台。
其實是有點危險性的動作,但他自己相當有把握,而且,一旦成功了,就足夠給人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
齊路遙落下的時候接了個半跪的下蹲動作,然後瞬間擡頭起身,向前方驟然伸開手掌,從向下滑動到天空。伸出手的一瞬間,向右偏了偏頭,輕笑着對台下眨了眨左眼。
一個極短暫的wink。
同一時刻,舞台周圍一圈的火光效果直接竄上空中,這次是真的最接近煙火般的景象。
靠着完全同步的整齊的跳躍動作,所有人的站位在這一瞬間驟然分散開。
燈光随着走位的分散而同步分散炸裂,伴随着是齊路遙作為C位的最後一段合唱段落。
這是主舞位帶給他的唯一一段額外的part,此時此刻,站在這段齊舞C位的齊路遙,給所有觀衆都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一份即使是和大前輩同台,也沒有任何能夠被拉踩的空間的答卷。
“我依然相信
相遇此刻的意義
真實的觸感
勾勒時空的印記
無數次相逢
鑄就獨一無二的真實奇迹
光的終點是你
也是無可替代的彼此”
唱到最後,漸漸地,觀衆席中的一部分呼聲也漸漸轉換成了合唱。
這首歌雖然不如出道專的那首主打歌,但畢竟也是曾經随着叉團的一夜起勢流傳向天南海北的。在座觀衆中,聽過的占多數,會跟唱的也并不少。
況且合唱這種事,是最有感染力不過的,有人打頭,就自然有人跟上。
最後一句詞落下的時候,整個舞台的燈光第一次全部點亮——不是最高的那種亮度,但是卻點燃了舞台每一個角落。
但還不是結束。
伴随着觀衆席逐漸燃燒起的驚歎聲,他們頭頂的燈光也一盞盞點亮。
最後是觀衆席間的燈光。
本來應該在出入場時候才會亮起來的燈也間隔着閃爍,不算明亮,剛剛好不會晃眼的程度。
第一次,齊路遙以站在台上的視角,真正看清了那些台下的為他們每個人而來的觀衆。
然後幾個人一道,在ending完成之後,向台下長鞠躬緻意。
-
在此之後,陸祈上台做最後的總結。
第四次公演随之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