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先翻過身,輕聲喊了聲:“哥。”
姜穗歲迷迷糊糊的嗯了聲。
尋先說:“我睡不着。”
姜穗歲手伸過去把人抱在懷裡,拍着他的背,嘴裡咕噜着不知道在哄些什麼。
晚上的一場雨,早上一起來,地上全是打掉的樹葉。
早上就是簡簡單單的白粥鹹菜外加四個煎雞蛋,尋先吃好就開車三馬子去李雲家了,昨天他把爺爺給他編的草帽落在那兒了,今天去取回來,順便再去學會兒,姜穗歲則留下來掃樹葉,順便修補昨天被暴雨打壞的籬笆。
早上太陽很大,照得人睜不開眼,姜穗歲在路口送尋先,跟個二傻子似的手臂随身晃動,扯嗓子唱道:“啊朋友再見,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尋先笑出了聲,喊道:“我要去浪了,你好好看着家啊。”
姜穗歲繼續大喊:“路上小心啊。”
奶奶透過窗也大喊:“你倆幹嘛呢,跟兩口子似的。”
姜穗歲差點摔倒。
籬笆樁大多都是用砍來的枝杆,還算牢固,但是碰上暴雨狂風,還是沒挺住,籬笆之間都斷了,姜穗歲用草葽重新在籬笆之間加固。
他第一次夾籬笆是和尋先一起,一個遞,一個添籬笆夾和絞草葽,再用蘆梗芝麻在籬笆之間變成一個個小眼,行成一張大網,等編好用鐵鍬培土,兩個人胡亂的踩實着籬笆,尋先還在籬笆周圍的土上栽了木槿牽牛花的種子,秋季的第一個月,爬上籬笆的植物,藤纏蔓繞,花香四溢,可惜當時籬笆樁沒挖深,一場雨全散架了,花也沒了,尋先知道後哭了好幾天。
“一個籬笆三個樁,夾籬笆先要載籬笆樁,這樣才不會倒,你奶奶之前懶,這就麼給插上了,土都沒弄結實,所以倒了。”
爺爺不知道站到了身後,手裡拎着魚桶和魚竿。
姜穗歲扶了扶草帽,轉過頭說:“放心,這次的地基絕對給您打結實。”
爺爺呵呵笑了下,學着手機裡的話說:“年輕人,偶看好你哦。”
姜穗歲哇哦了一聲,誇獎道:“爺爺越活越年輕啊,網絡用語都會了。”
爺爺笑眯眯的說:“這叫與時俱進,學着你們用蘋果,刷視頻,玩遊戲,人得越活越年輕。”
“比尋先厲害,他隻會刷朋友圈,玩消消樂。”
“他這個年紀,學習最重要,我去釣魚了,晚上這條魚要怎麼做?”
“做魚湯吧,尋先喜歡喝魚湯。”
“行嘞,看爺爺晚上給你們露一手。”
屋子後面還有片小魚塘,爺爺拎着東西晃了過去。
姜穗歲敲着樁子,有節奏說:“爺爺爺爺你真棒,爺爺爺爺你真牛!”
修好籬笆,姜穗歲也拿了魚竿去魚塘邊,爺爺已經釣了不少,草帽搭在臉上睡着了,姜穗歲悄悄地在他身旁坐下。
他坐在池塘邊,坐下抛竿出去,拿出手機打開郵箱,沒有收件,他最近參加了一個影像征集活動,三個月了也沒有回信,多半是沒戲了,姜穗歲把手機扔在了草上,拿着魚竿望着水面發呆。
河面碎金閃爍,像是奢華的黃金流水,時白雲卷動,跟着水面的光影穿梭,忽明忽暗,忽靜忽動,千雕萬雕着一種仿佛能刻到靈魂深處的透明。
不知道過了多久,爺爺的魚鈎動了,人醒了過來,收竿把魚掉了上了,問姜穗歲:“崽崽,釣了多少啊?”
姜穗歲懶洋洋的打了個哈欠:“還在努力中。”
爺爺說:“我先回去殺魚,等會兒你去接阿尋嗎?”
“不去了,他應該都快回來了。”
“行,你好了就回來。”爺爺拿起水桶和浴缸,沿着小路回去,蘆葦内蛙聲四起,沙啞低沉的嗓音在田地間慢悠悠的響起:“蛙聲籬落下,草色戶庭間。”
姜穗歲從魚塘回來,房子都看遍了也沒見到尋先,走到廚房,把魚倒進水池裡,問爺爺:“爺爺,尋先還沒回來?”
爺爺炒着菜說:“沒呢,你去把人接回來吧,這都到飯點了。”
李雲家不遠,開三馬子過去也就十分鐘。
他們住在鄉下的最邊上,越遠房子就越少,裡面的道開不進去,姜穗歲就停在了之前的路口,房子都是兩樓一戶,姜穗歲忘了李雲家具體是哪一戶,一路問過去才找到。
李雲的房間在二樓,書桌正靠着窗戶,裡面什麼都看的見。
尋先趴在書桌上困的睡着了,李雲低着頭,嘴唇貼在尋先的額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