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其他同學和曆史老師聊的差不多的時候。
坐在餘夢附近的湯曉丹突然好奇問:“老師,你說從餘夢身上看到你曾經的影子,到底是啥影子啊。”
曆史老師臉上難得的浮現起一些忍俊不禁的笑意,他似乎是在有意克制。
他望了一會兒窗外,看向湯曉丹說:“英語很差啦,各科都好,英語經常不及格……”
餘夢自覺臉皮還算厚,畢竟不厚不足以穿着破褲子在校園裡行走嘛。但這個時候她還是禁不住臉紅。
她還以為老師從自己身上看到的影子是什麼家境不好但始終堅持志向啊,生活困苦但不改節操啊,隔斷世俗紛擾熱愛詩詞啊……
結果竟然是英語不及格……
班裡同學不由得笑起來。餘夢也尴尬到極緻。說實話,這是她讀高中以來最尴尬的一次。
以前的尴尬是自己中午吃饅頭被别人碰見,是晚上下晚自習後肚子餓泡個辣椒粉的水充饑被人說,是上台領獎的時候沒有鞋子穿,是穿着破洞的衣服在學校被人道路以目……
此時此刻,她覺得那些尴尬都不算。眼前這個才是最大的尴尬。
她不尴尬将曆史老師引為詩詞上的知己,也不尴尬自己過多地共情别人的身世,而是尴尬于她的英語不及格,曆史老師都知道。
不過也是,她這個情況,學校的老師想不知道也難吧。各年級凡是舉偏科的例子,大概都要說她餘夢的名字。
曆史老師說自己讀書時候經常英語不及格,仿佛是第一次說關于自己如此隐私的話題。
餘夢忍不住唏噓,也唯有英語不好的人才能理解英語怎麼也學不好的痛啊。
痛苦,無盡的痛苦啊……
餘夢擡頭望眼曆史老師,忍不住流露無可奈何的情緒。若說人生所有的挫折都可以在詩詞之中找到自我安慰的力量,汲取再度向前的勇氣,找回失落的夢境,可惜,在學英語的挫折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夠彌補這方面理想的缺失。
這種缺憾注定要留在時間裡,成為改變人生軌迹的恥辱烙印之一,永不可磨滅。
這個上面,詩詞歌賦,都幫不了她。畢竟古人又不學英語。
但凡科舉考試裡加個英語,我看又多了許多人寫“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争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之類的詩詞啦。餘夢想。
餘夢突然産生了一個好奇,唐代那麼多遣唐使來長安,在他們漢語還不利索的時候,是誰幫忙翻譯的?這是一個曆史問題。
她很想問曆史老師,但是問了又怎樣,才高八鬥學富五車曆史老師也學不好英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