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思月哄得王嬷嬷母女高興,母女倆也十分滿意的溫思月的識趣。
溫思月見差不多便主道:“嬷嬷,過一會姑娘們就該下課回來了。到時三姑娘四姑娘會和二姑娘一起回來,您看……”
溫思月目光落在王素馨身上。
王嬷嬷聽了臉色立即就變了,騰一下站起來:“時辰不早了,我們先回去。等下午我再來看姑娘。”
“馨兒,我們走。”
王嬷嬷招呼王素馨離開,王素馨正被溫思月奉承得開心呢,哪願意離開。
她帶着不情願的語氣說道:“媽媽。媽媽,我想再坐會……”
“不行,你趕緊跟我走。三姑娘要回來了。三姑娘可不是二姑娘……”
王嬷嬷拽着王素馨離開,溫思月在母女倆身後小聲道:“呸!欺軟怕硬的狗奴才。我早晚收拾你。”
雖然賈探春和賈迎春一樣都是庶女,都一樣不受待見。兩人的奶娘都不是好東西,賈探春的奶娘周嬷嬷也和王嬷嬷一樣給賈探春洗腦打壓賈探春,想将賈探春給養成和賈迎春一樣。
可賈探春的性格完全不受奶娘周嬷嬷的影響,她似乎是天生就很主見,而且行動力很強。
在溫思月進榮國府那一年冬天,賈探春的奶娘周嬷嬷就因為吃酒醉倒在雪地裡。被人發現時,人都已經被凍僵了,都快斷氣了。被送回家後沒多久就病死。
賈探春就親自去求賈母不要再給她賜奶娘了。打的還是與周嬷嬷主仆情深,不忍傷懷的理由。
還說什麼顧念周嬷嬷的哺育之恩,求賈母将周嬷嬷一家給放籍出府,回歸故裡。
賈探春說這事時,賈寶玉也在賈母身邊,他替賈探春說了話,賈母被賈寶玉哄得高興就答應了。
為了表示自己重情義,賈探春還将自己積攢的全部月錢十八兩銀子給了周家人。這事府裡上下還有周家人都知道。
賈探春每月月錢二兩,那年賈探春五歲。一年十二個月,一年就是二十四兩銀子,五年就是一百二十兩銀子,賈探春吃穿嚼用都是府裡的,不用另外出錢。
五年下來,賈探春攢下的月錢就隻有十八兩銀了,剩下的一百零二兩銀子去哪了。這下不用說,大家心裡都知道。
這事傳出去之後周家人也都不敢鬧事,周嬷嬷的丈夫帶着兒女灰溜溜的出了榮國府,離開京城回老家去了。
周嬷嬷的家人被放籍出去,離開了京城;賈探春便是為自己徹底絕了後患 。因這事賈探春還得了個重情重義的好名聲。
溫思月懷疑是賈探春出手除掉了她的奶娘周嬷嬷。府裡下人中也有聰明人,也不少人也都猜測。賈探春這一出手,可謂是鎮住裡了府裡的下人,府裡就短了賈迎春的份例,也不敢短賈探春的份例。
府裡下人也都敬着賈探春,賈迎春的奶娘王嬷嬷更是見着賈探春就跑就躲。
不過這事到底是惹得王夫人不高興,罰賈探春抄了百遍經書。賈探春才五歲啊。賈母似乎也有警告敲打賈探春的意思,對王夫人罰賈探春,賈母直接無視了。
賈探春倒是甘願受罰。若是換成溫思月,用抄百遍經書換除掉想控制自己的周嬷嬷,溫思月也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