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孝懿皇後崩逝之後,康熙讓十二歲四爺回到德妃身邊去。可是當時德妃膝下已經有了剛滿周歲的十四阿哥。德妃更喜歡小兒子,不喜歡四爺。
德妃當年背主爬床上位,又拿兒子跟孝懿皇後換了嫔位,後來又裝慈母踩着孝懿皇後和四爺争寵,踩着孝懿皇後和四爺上位封妃。
孝懿皇後不喜德妃,孝懿皇後見證了德妃的不堪,德妃面對孝懿皇後總是心虛不自在,她就盼着孝懿皇後死。
孝懿皇後死,可四爺還活着。四爺活着就是當年德妃賣子求榮的證據,德妃看到四爺就會想起當年自己的不堪。
再加上四爺更孝順養母孝懿皇後,這也讓德妃不滿。
康熙讓四爺回到德妃身邊,但德妃對四爺不喜。當時四爺年紀已經大了,早就住到阿哥所了。孝懿皇後死後,四爺雖回到德妃身邊由德妃撫養;但德妃并沒有真的照顧到四爺。
沒有德妃的照顧,再加上因為德妃不喜四爺,内務府的人也暗中刁難欺負四爺這個沒有額娘庇護的孩子。
四爺在阿哥所吃不到熱飯熱菜,吃不飽都是正常的。有一次餓極了,四爺忍着惡心吃了涼的葷腥菜,把四爺給吃吐了。從那以後四爺就對葷腥菜有了應激反應,尤其是對涼的葷腥菜。
正在長身體的四爺,因為長期少食葷腥甚至不食葷腥 ;所以身體營養跟不上,身體底子就差。四爺三十歲之前都挺瘦的。
也就這兩年四爺身上才長了些肉,不再總是一副消瘦的樣子。長了肉的四爺比瘦版四爺更好看,更有貴氣。
溫思月憑過敏銳的五感,尤其是敏銳的味覺出來的葷腥菜肴都很合四爺的胃口。
四爺端着湯喝,溫思月看到四爺喝得津津津有味。
四爺愛喝溫思月炖的湯,溫思月喝他多喝,隻端一小盅來。四爺喝完了看向溫思月說:“沒了。月兒你怎麼才炖這麼點?”
四爺感覺還沒喝夠呢?
溫思月:“這一小盅可是有三小碗的湯呢,再加上那些肉丸子,可不少了。爺你都喝完,不能再喝了。再喝您就該撐着了。”
“一會你還得喝藥呢,喝太多湯一會喝不下藥怎麼辦?”
溫思月邊說邊将四爺手中的碗接過來,她還瞪四爺一眼。
四爺大病一場,身體傷了底子損了元氣。現在太醫給四爺開藥都是在調理身體。藥和藥膳,雙管齊下。又有溫思月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四爺心情好,胃口好;這才将大病後瘦得皮包骨的四爺給養出了肉。
隻要不是極為厭惡對方,那麼一男一女相處時間長了,總會生産一些感情的。更何四爺和溫思月還是夫妾關系,兩人本來就是親密男女關系 。
這段時間相處下來,兩人之間的感情迅速升溫,情濃。
溫思月和四爺之間相互稱呼上都變了。
溫思月接過春雲端來的溫水給四爺漱口後将東西給春雲端出去。
四爺伸手拉着溫思月的手說:“今日收到京城來信,皇上得知我病愈,傳口谕讓我回京。”
“如今已經入冬了,這邊的冬天比京城那邊更冷 ,雪也會下得更大。我們得趕在下大雪之前回京城去。”
溫思月聽了擔心:“我們什麼時候回去?太醫給爺你開的藥,這個療程還有兩副藥沒吃完呢。回去路上熬藥可不方便。”
“這個方子是給你補元固本的方子,一個療程的藥不能中斷,否則之前喝的藥就白喝了。之前調理身體也就前功盡棄了。”
“能不能等兩天,等把藥喝完我們再啟程回去。”
溫思月是希望将四爺的身體調理得更好些,調理好再回去。
還有就是在行宮生活自在,沒有那麼規矩,而且她還能和四爺朝夕相見,日夜獨處。這段時間耿格格幾乎沒有來,她幾乎是和四爺獨處了近兩個月 。
這兩個月裡,四爺相當于是她一個人的。
可是回去之後,四爺就不再是她一個人的,而是王府裡十幾個女人的。
而且翻年就是康熙五十年了,小年糕也快入府了。小年糕可是曆史上雍正皇帝的真愛,曆史上小年糕進府之後得雍正獨寵,自她進府之後十幾年裡,雍正的孩子都是她生的。
小年糕是個美貌才女 ,家世不俗,父兄都是有能力。有家世,有勢力;她可比不過小年糕。
溫思月擔心小年糕進府後,她會失寵。
想到這些,她心情也是很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