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王權不下鄉,鄉紳走四方。”容安體諒的施展了一個日常用的道法,将兩人從秋風中分隔出來,這個巨大的透明圓球内,可以一直維持恒定的舒适溫度,他溫和的說,“在很長一段時間,那個世界知識傳播也非常困難。不僅僅是因為邪神們将堕落的力量隐藏在許多看似普通的知識中,導緻很多普通百姓不敢輕易拜師,也是因為書籍難得。很多得祖先蔭蔽的人得以學習,又建功立業,從而逐漸成為貴族們,他們掌握着凡人可以解除的知識。臣并不否認,他們為世界做出過犧牲和貢獻,但臣也遺憾因為他們的存在,而導緻許多知識被壟斷。”
“商君也不贊成讓平民學習。”嬴政接話道,所謂愚民,便是民弱國強,使百姓不會以文亂法,危害國家安定。
“但,實事并非一成不變。”容安笑着說,“王上問臣這些,想必也是意識到了。”
“當知識被世家貴族壟斷時,君主的選擇就變得極其有限了。實際上,人都是懶惰的,當君王發現有一批人長于政事,而且家學淵源,幾乎每一個都不需培訓,可以立即就職,那麼大概率就會從中挑選官吏。”
“這樣雖然方便,也确實是讓更擅長政務的人,去幫助君王管理國家。但同樣在不知不覺中,這些世家貴族對政務也形成了壟斷,當他們不再想事事聽從君主時,君主也無人可用了。”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鐵打的世家流水的君王。既是朝代更疊,也無法撼動許多世家大族的地位。”
“但好在我們有了紙。”容安笑着從袖子裡頭掏出一張折疊好的白紙,“壟斷是需要條件,知識傳播的不方便,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條件。而紙張讓書籍變得輕便,讓傳抄書簡也變得便宜,書籍的傳播有了渠道。”
“紙質書籍的推廣,促進了知識的傳播,而君王們也沒有放過這個機會。為了擺脫他們的掣肘,也為了打破貴族對于知識的壟斷,國家開始實行考察科舉制。各級官吏皆需通過考核才能就職,雖然最開始能夠通過嚴苛考試的依舊是那些底蘊深厚的世家,但隻要給普通人時間,他們并非沒有能力通過考試。”
“王上,教育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容安收斂了笑容,“教育是延續一個階級最有利的手段,事實上,貴族對于子弟的教育隻是其中最徹底的措施罷了。一些貴族子弟,自幼飽讀詩書,他們理應成功,這并沒有什麼錯,但這樣的教育會讓他們一生都接觸不到普通百姓,可他們将來會成為官吏,領導一鄉,一縣,乃至成為郡守丞相。也許他們對普通百姓存在憐憫,可這種憐憫是極其有限的,沒有尊重,更不用提感同身受。”
“特權的最大需求是延續特權。”
嬴政皺着眉頭看向容安,“即使向勳貴之家求學,最終也不過是成為他們的家臣。”
容安點點頭,“所以,我們選擇由國家創辦學校,保證每一個有心向學的孩子都能得到公允的教育,再行全國考核遴選官吏。”
嬴政滿意的笑了出來,“所以,這樣的選官制度,可以将世家貴族存在的根基鏟除。”
“是的。”榮安同樣笑了笑,“所以前世凡間的許多學堂有統一的制服,便是為了讓學生們抛棄攀比之心,牢記衆生平等。不論出身如何,隻要坐在一起讀書,哪邊沒有你我之分。”
“那他們如何鞏固君臣之别?”
“王上,教育便是我交給他們什麼,他們便會學習什麼。”有孩子從容安書房的院落門口跑過,容安笑着看向他們,“我教會他們服從,他們便學會服從,我教會他們忠君,他們便學會忠君。”
聞言,嬴政眼神亮了起來,如果可以通過教育鞏固王權,那麼他又何必堅守所謂愚民政策呢?如今秦國以軍功立國,但日後平定六國後,即使他有心向外擴張,也不需如此多的軍隊,但這樣一來便斷了許多百姓的出路——甚至很多軍功世家都會受到影響,若想維持國家統治,他必須給予民衆新的希望。
原先他是打算日後再慢慢考量,但如今聽了容安這席話,他便豁然開朗。
更重要的是,全民教育和科舉選官,能夠解決另一個問題。
“先生所說,特權的最大需求是延續特權......”嬴政在容安面前踱步轉了兩圈,“那麼,六國貴族同樣也算特權階級,我們隻需要在表面上維持他們的地位,且能讓他們看到日後也有希望可以鞏固地位,就能一定程度上安撫六國貴族。”
而沒了六國遺貴的鼓動,占領的叛亂的可能性就無限降低。
常年淫浸在政治中的年輕君主很快在腦内想通了其中關節,目光灼灼地盯着容安看,略帶激動地對容安說,“還請先生立即與一同寡人動身,日後的事物恐怕會更加繁複。”
秦王政九年,冬,秦軍伐魏,取垣、浦,後楊端和再伐魏,取衍氏。同年,荀子亡于蘭陵,學生張蒼自秦往楚奔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