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錦衣月下(探案) > 第4章 蛇毒之謎(2)

第4章 蛇毒之謎(2)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羊肉火鍋冒着熱騰騰的蒸氣,景暄和與阿呆累了一天,早已是饑腸辘辘,又點了燒筍雞,涼糕,糍粑,便吃起來了。

阿呆道:“老大,我總覺得你對吃特别講究,這燒筍雞味道鮮美,當下時節吃真是極好了。”

“吃可是門大學問,每個季節吃什麼,怎麼吃,我倒是專門研究過好長一段時間。”穿越到大明後,景暄和少不得要自己動手,一改吃外賣的習慣,便尋了幾本古書,看這個朝代能吃什麼美食。

“比如呢?”

景暄和笑笑道:“正月最好吃冬筍、銀魚、麻辣活兔、塞外黃鼠、江南蜜柑、軟子石榴等。”

阿呆見她說得頭頭是道,不由得放下筷子,仔細聆聽。

“特别是下雪的時節,傳說穆宗喜歡大鍋燴,将炙蛤蜊、炒鮮蝦、海參、鳆魚、鲨魚筋等共燴一鍋,稱為三事,穆宗進食,其樂無窮。我曾按這個配方煮過一次大鍋燴,可是總覺得鳆魚有種我不喜的腥味,便去了這味食材,煮好後,隻吃一口,便覺得真是人間美味,妙不可言呢。”景暄和朗聲道:“對了,再配上新釀的美酒桃花鮮,坐在庭内,對着窗外的漫天大雪,那才叫詩酒風流,不枉此生呢。”

阿呆支着腦袋,隻覺得饞蟲都被她勾起來了。

景暄和繞來繞去又想到了案子,将鮮嫩的薄羊肉在湯底裡涮了一下,說道:“我總覺得,此案的關節便在蛇身上,若是屍體沒有蛇咬過的傷口,那蛇腥味到底是從何而出呢?”

阿呆搖搖頭道:“老大,能不能别在吃飯的時候讨論案子?你再說,阿呆就吃不下去了。”

景暄和給他夾了塊羊肉,“吃吧吃吧,多吃飯,變聰明點。”

“要不我給你講個笑話,讓你開心開心?”

景暄和挑眉一笑,靜待他發言。

阿呆端正地坐着,說道:“我以前養過一些小雞,活蹦亂跳的,其中一隻尖嘴母雞每天生八個蛋,有時我出遠門将這雞托給鄰居照顧,它白天在鄰居家吃食,晚上又回我家生蛋,十分機敏,可它有個最大的缺點,就是怕老鼠,每次見了老鼠就上蹿下跳。”

“幾年過去了,有天晚上它卻沒有歸家,遍尋無果,最後在村口大嬸的門前發現了它,讓人驚訝的是,這母雞竟然斷氣了,我還以為它是老死的,可事實并非如此。”

景暄和聽得津津有味,問道:“那它是怎麼死的?”

“原來鄰居家鬧老鼠,鄰居大嬸将老鼠藥灑在門口,那尖嘴母雞在地上亂啄,竟然啄到了老鼠藥,真是諷刺,它沒有被老鼠咬死,卻吃了專克老鼠的毒藥而死,你說好笑不好笑?”阿呆說完,便兀自笑了起來,捂着肚子前仰後合的。

景暄和翻了個白眼,這呆子的笑點還真奇怪呢。

“慢着!”景暄和撂下筷子,腦中似乎靈光一閃。

阿呆問:“老大,怎麼了?”

景暄和眼中先是有些失神,繼而勾起一絲笑,道:“既然人可以被蛇咬死,又何嘗不可能誤食蛇毒而死呢?”

“你的意思是……”

“我知道那蛇腥味是從何而來了。”景暄和的眼中綻開一抹喜色,道:“是了,我們明日再去那夫子的村莊走一遭,定有收獲。”

***

梅落村坐落在順天府的郊外,依山傍水,風景秀雅,村裡最有名的便是“春深書院”,取自唐代詩人王貞白的《白鹿洞二首》,詩中雲:“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而死者趙夫子正是春深書院的教書先生。

景暄和與阿呆來到書院,隻見學生們正在上早課,皆戴四方平定巾,穿玉色的圓領大袖衫,腰圍大帶,垂下絲縧。

一名掃地翁正在清理庭院,景暄和走近他,道:“老人家,我們是京師衙門的官差,正在查案,可否向您詢問一下關于已故趙夫子的事情。”

老者混沌的眼睛掃了他們一眼,說道:“趙夫子是一個大好人啊,平日最欣賞的就是學生汪常青了,趙夫子總說,汪常青才思泉湧,是他教過最出色的學生,假以時日,定能金榜題名,誰知這豬狗不如的畜生,不但不感念夫子的恩德,還下毒加害于他,真是人心叵測啊!”

景暄和擺手,道:“老人家切不可妄下定論,汪常青目前隻是疑犯,還沒蓋棺定論,所以官府才派我二人來探查究竟的。”

老者捋了捋胡子,說:“看二位的樣子,似乎對趙夫子的案子十分上心,若有什麼問題,盡管問老朽吧,老朽在這書院待了十年,對這裡的一切都了如指掌。去年我妻子病重,多虧趙夫子為我請大夫,上下打點,若不是他的幫忙,我那老婆子早就命歸西天喽。”

聽老者的口氣,似乎對趙夫子十分崇敬,景暄和問道:“夫子生前可結過什麼仇家?”

“不曾,趙夫子樂善好施,連踩死一隻螞蟻都自責半天,怎會結下仇家呢?真是上天不公啊,讓他猝然離世!”老者用袖子擋着臉,泫然欲泣。

這時,忽聽後院傳來一陣争吵聲。

“狗娘養的雜種,哪個不長眼的東西竟将老子的水井投了毒,今早從水井提水,都是些翻了白肚的死魚。”一個挑夫打扮的人肩上扛着水桶,憤憤道。

“王二,誰叫你平時得罪人太多,我看是他們看你不爽,故意害你的。”廚子打扮的人拍了拍他的肩,說:“要不,就是你欠了太多賭債,賭坊的人故意找你麻煩。”

“我呸,既然找我麻煩,又何必用如此下三濫的手段?我們全家還指望這口井吃水呢!”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