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錦衣月下(探案) > 第6章 巧辨白馬

第6章 巧辨白馬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這一定是于歌笛心中永遠也抹不去的傷。

如今的景暄和,雖然沒在這宅子住過,卻也感到唏噓不已。

難道他說的先生……便是于景漣嗎?

“在下自知不能與那位先生媲美,隻是以他為榜樣,日日不敢懈怠。”汪常青慘然一笑,又說道:“在下下月便要參加鄉試了,若能金榜題名,必備大禮,以答謝恩公的救命之恩。”

“大禮倒是不必了,”景暄和搖搖頭,道:“為了弄清此案,我曾走訪過春深書院,大家對你的才華都贊賞有加,料想考取功名對你來說也并非什麼難事,隻是,若你真能通過科舉步入官場,又有何打算呢?”

“現今閹黨橫行,朝中人大多敢怒不敢言,更有大臣争相認魏福忠為幹爹,七尺男兒認一閹人為爹,真乃奇恥大辱也。在下聽說那位先生有一名門生,現今也在朝中為官,官至大理寺卿,他是為數不多敢與魏福忠對立的朝臣了,在下若能入朝為官,定會拜在此人的門下,也算是得以秉承那位先生的遺風了。”

景暄和點點頭,不出意外的話,汪常青所說的便是于景漣大人的得意門生歐陽明允了,在于大人落難後,歐陽明允也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甚至被貶到沿海地區擔任九品芝麻官,幾番沉浮,某年在抗擊倭寇的戰役中立下頭功,才被重新調回朝中。因為他能力卓絕,見識廣博,逐漸被聖上賞識,委以重任,現在擔任正三品的大理寺卿,負責審理重大的案件。

“不早了,在下還要回書院溫習功課,恩公保重!”他恭恭敬敬地朝景暄和做了個揖。

景暄和回了一禮,汪常青便離開了。看着他離去的背影,景暄和久久不語。

此時天色已晚,太陽已經快落山,卻在天空射出了更絢麗的色彩,雲霞的顔色變換極多,有時紅中夾着紫,有時藍中帶着金,當太陽完全下沉的時候,天空中的餘晖還未散盡,景暄和看着天上的風起雲湧,心想,有的人便如太陽一般,雖然總有一天會消逝,可是他活着的時候發光發熱,總有人不會忘記他,而于景漣大人就是這樣的人吧,這樣想着,她的嘴角露出一痕久違的微笑。

是的,她不由得為他感到驕傲。

***

次日清晨,景暄和前往錦衣衛北鎮撫司報道。

周承恩也未有太多吩咐,隻是給了景暄和一方令牌,讓她可以自由去義莊查看屍體,末了,周承恩說道:“工欲善其器,必先利其器,萬大人特意吩咐我為你配一匹馬和五名助手,希望你不要讓我們失望。”

景暄和抱拳,道:“小人定當竭盡全力。”

周承恩點頭,突然拍了三下巴掌,從屋後走出了五人,每人均牽一匹白馬。

景暄和見這五人神态迥然,從他們的服飾看,應該是錦衣衛中從七品的小旗,景暄和向他們深深地作了一揖,五人也還了一禮。

周承恩說:“北鎮撫司從蒙古新得一匹寶馬,名為烏珠穆沁白馬,也是這次為你準備的馬匹,可是鎮撫司的養馬官太過粗心,竟将這白馬與其他的馬混在了一起,還請景兄辨認一二,到底哪一匹才是真正的烏珠穆沁白馬?”

景暄和知道周承恩是在考驗她,也未多言,隻是負着手,圍着五匹馬分别轉了一圈,腳步定在了最後一匹馬旁邊。牽馬的是個十八、九歲的少年,一雙靈活的眼珠上下打量着景暄和,他的左眼有一塊小疤,額頭上還冒了幾顆痘。

景暄和從他手中接過牽馬繩,說:“就是這匹了。”

“景兄為何如此确定?”周承恩有些不解,這五匹馬顔色相同,形狀又無太大區别,為何他卻這樣笃定呢,難道真有神通?

“不會是瞎猜的吧?”牽馬的少年挑眉道:“若是瞎猜,遲早從我北鎮撫司滾出去,不要耽誤時間。”

“思逑,不得無禮。”周承恩皺眉道。

雖打斷了少年的無禮之舉,眉眼間也寫滿了疑慮,景暄和看出了懷疑,朗聲道:“蒙古有四大名馬,分别是阿巴嘎黑馬,鐵蹄馬,烏審馬和烏珠穆沁白馬,其中烏珠穆沁白馬尤為珍貴,相傳成吉思汗的八十一匹戰馬就是來自烏珠穆沁,這些馬的左腿上都有一個烙印,也是草原上的一種文化,小人剛才觀察了每匹馬的左腿,隻有這匹有一個烙印,是故這匹馬才是大人要找的。”還好她平時喜歡看不同的閑書,正好考到了她學過的知識點。

周承恩目光遊移,隻見這馬後腿真有一處方形印記,雖不顯眼,細看卻能辨出,而那牽馬的少年也對他使了一個眼色,證明景暄和所言非虛。

“小子,這回就算你蒙對了,可這馬性子暴躁,已經摔下了不止十人,你就算得了馬,也要降服得了它才行。”少年打了個響指,說:“使這馬心悅誠服,可不能光靠你那些雕蟲小技。”

“請景兄上馬。”周承恩對她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