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司徒克明,辛參謀的确是個好将領。他不急功近利,不耍官威,與士兵們相處得很好,心懷百姓,隻是少了些霸氣,在士兵們心中,威嚴不足。
辛參将努力的将眼淚逼回,然後拍了拍連慧宇的肩膀,搖着頭離開了城樓。
次日,朝廷傳來消息,禦史中丞劉楚頃帶着禦史台所有官員以及學士院所有學士跪在中宣殿門前,絕食抗議議和,已經好幾天,禦史中丞劉楚頃生命垂危。此外,全國各地的學子均紛紛效仿,舉旗抗議朝廷議和。
南境陰蒙的叛亂已經被吳大将軍打敗,王羅明率殘兵退回洛索城,負隅頑抗,吳大将軍仍被困于南境不能回防北境。
北境缺将缺兵缺糧,議和之事又久久不能定,大家每天都惶恐不安,不知該何去何從。
戰友感歎道:“哎,大齊怎麼變成了這樣,想當初,北有連大将軍,東有賀大将軍,南有司徒大将軍,西有吳大将軍。四大名将鎮守四境,何人敢犯我大齊,何人敢作亂大齊!可是如今,連大将軍全家被殺,隻留一個呆笨兒子逃亡在外;賀大将軍病重不起,膝下隻有一個女兒,不堪大用;司徒大将軍戰死沙場後,其子孫中唯有司徒克明傳承家業,卻是個心術不正之人;四大名将中隻剩下吳家還有些出息,可惜長子吳成柯戰死,次子吳成栎尚且年幼,隻剩吳大将軍一人,難敵大齊四境之憂啊。”
“沒錯,我真是感覺大齊……難了!”
“我也是這樣覺得,聽說,除了陰蒙王羅明反叛,其他各地也漸漸出現了反判軍,大齊大有分崩離析之勢啊。”
“是啊……聽話本子裡說,那個什麼之前都會這樣的,大齊不會……”
“不會的,一定不會的,有吳大将軍在,有禦史中丞在,有那麼多朝廷棟梁在,大齊不會有事的。”
“對,一定不會有事的。就算真的有事,我一定第一個沖在最前面,護我大齊,永順安康!”
“對,大齊永順安康!!”
“永順安康!!”
……
人們的自愈能力是很強,尤其是心理上的自愈。人們總會在困難的時候幻想出美好的景象,以度過艱難困苦的日子。
連慧宇同其他人一樣,仍然對大齊充滿希望,但是他有别的擔心。漆黑的城樓上,他問楊勳:“你說,禦史中丞不會有事吧?”
楊勳很是肯定的說道:“他不會有事的,無論是朝廷上還是江湖上,沒人會眼睜睜看着他死。”
連慧宇:“那銘芗呢,他們師出同門,他要是知道禦史中丞這樣,會不會去救他?”
楊勳沒想到他會問出這樣的話,忍不住翻了個白眼,“你管他幹什麼。”
連慧宇一臉呆萌,“我當然要管,他可是我們的朋友。自從上臨城被攻下後,也不知道他現在在哪裡。他沒有你厲害,在這亂世是很難活下去的。”
“放心。”楊勳冷冷地說道:“他腦子厲害得很,在哪裡都能活得很好,你還是操心操心别的人吧。”
連慧宇疑惑:“别的人?别的什麼人?!”
“你……”楊勳眼珠子瞪得極大,看起來很生氣,“你真是……真是傻的讓人生氣!”
連慧宇瞪他:“你居然說我傻,我就知道,你一直覺得我傻,隻是沒說出來,現在終于說出來了!”
“我不是那個意思。”楊勳上前一步靠近他,他就後退一步遠離他。楊勳不知道該怎麼解釋,須臾,他冷靜下來,說道:“對不起,是我說錯話了。”
連慧宇的眼眸仍然冰冷,但是言語已經緩和,“算了,你也沒說錯。”說完,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好好值夜,我回去休息了。”
楊勳剛要回話,忽然聽到不遠處傳來了急迫的腳步聲,還有車輪滾滾的聲音。此時已近子時,夜黑風光,周圍安靜的很,所以聲響特别引人注意。
楊勳立馬舉起手中的弓箭,與其他人一齊警惕得看着來人。
來的共有七人,一人推着一輛闆車,領頭的是霍春奇。
走散數月之後,霍春奇居然帶着第一百八十三什的人重新回到了連慧宇身邊!連慧宇激動不已,連忙飛奔到城樓下,打開城門迎接霍春奇。
七車物資,無一減少,而霍春奇等七人卻是面黃肌瘦、憔悴不堪!比逃荒中的饑民看上去還要悲慘!
霍春奇跌跌撞撞的走到連慧宇面前,強撐着力氣單膝跪下,“什長,我……我終于見到你了,物資……物資一點都沒有少,你……你放心……”說完,整個人倒向地面。
“霍哥!”連慧宇慌亂的扶起他,見他已經沒有意識,趕緊背着他往城裡跑。身後的其他六人倚在闆車旁看着他們遠去的背影,有氣無力的面容上露出舒心的笑容,好像在說,我們終于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