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軍路上,天朗氣清,時不時刮過一陣風,讓人感覺相當溫和舒爽。連慧宇心情不錯,但是楊勳心情并不好。
連慧宇并沒有過多的在意他,畢竟隊伍正在向德天城前進,他的身後,有衆多戰車、衆多将士。這是八萬大軍,是他帶領過人數最多的隊伍,是他真真正正成為大統帥的一天,他激動不已!
從被人謾罵的愚笨癡兒,到手握八萬大軍的首領,從迷茫無知,到目的明确,他經曆過太多、太多的事情,承受過太多太多的痛楚。他害怕、膽小,但他知道,他不能退。
德天城,他不能失守!
入住德天城的第三天,朝廷的大隊軍馬出現在了城門樓下。主帥者,竟然是孫玉河,副将是薛正和謝何。
這些人,竟全都是往日舊人!許久沒見,孫玉河老了不少,頭上的白發快要将黑發掩蓋下去,不過,他的皮膚還是一如既往的黑,像是瘦版的關公。薛正看着也老了不少,眼神不再像以前那麼有精神,有靈氣,看起來很是疲倦。倒是謝何,看起來沒什麼變化,仍舊跟以前一樣精明能幹。
連慧宇沒想到他會再次投降朝廷,還成為了讨伐他的副将,真是厲害!他的生命力就像是蟑螂一樣,真是頑強!
孫玉河在城樓下仰望着連慧宇,重重的歎了口氣,“哎,慧宇,連家世代忠良,你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叛國啊!!”
聽到孫玉河如老者一般與他說話,連慧宇心中酸澀不已。孫玉河是忠臣、是良将,心懷天下,對待他或是對待一般百姓,都是溫和善良。
朝廷選他作為主帥,可見用心了。
連慧宇面對孫玉河,始終有一種小孩子見長輩的恐懼與尊重,他本不想回話,但是身後的八萬将士都在等着他反擊。此刻的他,不是當年那個落魄的連家三公子,而是陸翔寨寨主,他低下頭,大聲說道:“孫将軍,今日一切,均是時勢造就,朝廷不仁,才反抗四起。我知你艱辛,你也該知我無奈,知我身後八萬将士的無奈!”
孫玉河道:“萬般艱辛均要忍,不忍者不能成大事。慧宇,你沒了賢者之忍,注定是要失敗的。”
連慧宇道:“賢者才要忍,我從未想過當賢者,為什麼要我忍?為什麼不是朝廷忍?這到底是賢者之忍,還是弱者之忍?!!”
孫玉河微微有些發怒,“你真是孺子不可教!”
連慧宇道:“不是我孺子不可教,是你教的時機不對。孫将軍,我已經長大了。我們打吧,今日之内,你若能攻下這座城,我便投降,若是不能,你退軍三裡,可否?”
孫玉河拿出手中的長槍,高高的舉起,“君子一言驷馬難追,兄弟們!!攻城!!!”
孫玉河一聲令下,士兵們齊步向前,但是剛走到離城門口不足兩百米之處,忽然跌落進一條深坑裡!
這條深坑,是德天城的護城河幹旱後所緻,是德天城獨有的地理優勢,也是連慧宇決定将戰場搬到這裡的原因之一。
護城河多年來管理不善,水流較少,直至今年遇上幹旱,終于幹枯。連慧宇入住德天城的第一天便命人用薄木闆鋪在護城河上,僞造成路面,用以誘敵。
大齊将領跌入深坑,人仰馬翻,更重要的是,那些重型攻城槌、戰車掉入深坑後無法及時取出。
攻城,人數多是一個優勢,但最重要的優勢是器械。沒了攻城槌,堅硬厚實的城門對士兵來說,與石頭無異。就算有再多的人,那也是以卵擊石,根本成功不了。
兩軍交戰的第一天,以連慧宇方勝而結束。孫玉河遵守諾言,退軍三裡,另待時機。
交戰的第二天,衆人開懷不已,在開心中度過了安穩的一天。
交戰的第三天,屬下來報,桂林城的司徒振國叛變了!留守桂林城的将士們大都被殺,梁楠在幾個護衛的保護下,沖破包圍,受傷逃出了桂林城,但生死未知,恐怕命不久矣!
交戰的第四天,前有孫玉河再次來襲,後有司徒振國反叛來攻,前後夾擊,原本處于優勢的陸翔寨忽然變為劣勢。
城門口的護城河不再成為孫玉河的威脅,他用長木闆橫在深坑上,以人海戰術運進來了攻城槌,連慧宇數次發射火箭、巨石,也沒能阻止他們的進攻之勢。他們鉚住了勁,勢要攻破德天城!
在他們的武器大都進入到護城河内之時,原本幹枯的護城河忽然之間大水湧入,濺起的水浪将架在河上的木闆統統沖走!局勢再次發生轉變,連慧宇用不遠處的珣江之水引入護城河之計,将孫玉河的隊伍一分為二!
先鋒隊和重型武器被隔絕在護城河之内,孫玉河和其他步兵留在了護城河之外。陸翔寨大開城門,楊勳身先士卒,率軍而出,将被隔絕在護城河内的大齊士兵和重武器紛紛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