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嫂嘴巴一閉,差點咬到舌頭。
她扭頭一看,這人正是她剛才談論的對象。
楚硯對這位大姐臉上的尴尬視而不見,她指了指陳三姐旁邊的位置:“姐,我可以坐嗎?”
陳三姐意識到楚硯是在和自己說話,她愣了一下,往旁邊挪了點位置,“可以。”
楚硯沖她微微颔首,以示感謝,拎着橘子坐下。
那陳三姐心裡有些納悶,這人看起來也不像不正常的樣子,真的是三樓那女人嗎?
楚硯往那兒一坐,劉大嫂和陳三姐不知道說些什麼,好像說什麼都有些尴尬。
倒是宋老太動了動手裡的拐杖,出聲打破了僵局:“姑娘,你是新來的住戶吧?”
楚硯目光從陳三姐二人臉上掃過,随即答道:“對啊,我們兩個月前剛搬來的。我剛去市場買點菜和橘子。”
她一邊說話,從塑料袋裡拿出一個遞給宋老太,“您嘗嘗甜不甜?”
宋老太拒絕的話還未說出口,楚硯已經把橘子塞到她手裡,還補了一句:“橘子是軟的,您放心吃,不硌牙。”
說完,她又拿出兩個,分别放到劉大嫂兩人面前,“兩位大姐也嘗嘗看吧,那買水果的說是今天剛摘的,很新鮮。”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況且還是剛剛被她們議論的對象,二人臉色有些不自然地接受了。
楚硯剝開一瓣橘子放進嘴裡,眼睛則不動聲色地打量着衆人,見三人都吃了自己給的東西,她嘴角揚起一個小小的弧度。
“瞧我,這都搬來兩個月了,和街坊四鄰還不太熟悉,我姓楚,你們叫我小楚就好,還不知道幾位姐姐怎麼稱呼啊?”
吃人嘴短,再加上發現楚硯似乎不是小氣的人,劉大嫂暗暗松了口氣,她笑了笑,“我姓劉,你叫我劉大嫂就行,你旁邊這位是陳三姐,那位是宋婆婆。”
楚硯順着劉大嫂的話将人看了一圈,點點頭。
這位劉大嫂,臉龐微圓,有一個紅紅的大鼻子;那位陳三姐身材偏瘦,顴骨較高,頭發梳得整整齊齊;那位宋婆婆,頭發花白,拄着拐杖。楚硯默默記下她們的特征和稱呼。
“小楚……你要吃瓜子嗎?”發現楚硯似乎還挺好說話,劉大嫂也沒那麼别扭了,她主動把自己的瓜子分享給楚硯。
楚硯道了一聲謝,接受了劉大嫂的好意。
有來有往,才能建立聯系。
“小楚,我怎麼記得你之前好像是卷發吧?”陳三姐咽下橘子,提了一句。
聽到這話,楚硯扯了扯嘴角,露出一個勉強的笑,“想換個發型,換種心情。”
幾乎肉眼可見地,楚硯的情緒逐漸低落下去,她發出一聲歎息,“不瞞大家,其實我是和前夫離婚後搬來這兒的,和我女兒一起。前段時間我心情低落,意志消沉,還是女兒陪伴我,才總算恢複過來。”
聽聞楚硯的回答,陳三姐和劉大嫂對視一眼,兩人一時語塞。
“害,小楚你也别太難過,日子得朝前看,你不是還有個女兒嗎?女兒好啊,我也有個女兒,現在去外地上大學了,我還怪想她的,對了,你孩子多大了?”陳三姐出聲安慰道。
楚硯随即點點頭,“陳三姐說的我都懂,我現在隻想把我家閨女好好撫養長大,她今年五歲了。”
“五歲啊,那不是讀幼兒園嗎?你們這剛搬來的,在哪兒上幼兒園?”劉大嫂出聲詢問。
楚硯剝橘子皮的動作一頓,“還沒,我也正發愁呢,我人生地不熟的,想問問大夥兒的孩子都在哪家幼兒園上學呢?”
“我孫子在小區後面的民辦幼兒園讀書。”默默聽楚硯她們說話的宋婆婆突然插了一句。
劉大嫂也附和道:“我家孩子以前也在那裡上的,離得近,接送方便。”
“這麼說來,咱們這附近的孩子,都是在那裡上的?”
陳三姐:“基本上是,當然也有遠一點的,我記得離我們這裡一個公交站的地方也有一所,咱們隔壁樓的就有在那邊上的……”
“好的,我記下了,這兩天去問一下,也不知道中途插進去,人家老師收不收。”楚硯聽了兩人的話,打開了備忘錄。
她又繼續和她們聊了一會兒,才拎着菜上樓。
直至楚硯徹底消失在視線裡,劉大嫂才收回目光,扭頭對着陳三姐:“看來她确實打擊挺大,頭發剃成那樣也舍得……”
陳三姐這次沒有搭腔,楚硯的情況,讓她想起了從前的自己。
*
“頌頌,起床了。”楚硯站在門口敲敲房門。
待她端上早飯,小家夥才揉着眼睛出來。
“先去洗漱,自己放熱水。”楚硯左手指向衛生間的方向。
從今天開始,提高楚頌身體素質的計劃要提上日程了。
楚硯把目标分解為三個部分,早睡早起,補充營養多吃蛋奶,以及鍛煉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