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間鋪子了嗎,從這裡到那裡對應的區域,這一片是你的位置……”
集市負責人委派的下屬用腳在地上劃出無形的線,接着走到另一邊重複同樣的動作,“具體你和旁邊的攤位怎麼操作我不管,總之我的話要帶到,你懂我的意思嗎?”
穿着紅色馬甲的女人朝楚硯看了一眼:“還有,基本的衛生要保持幹淨……”
她講了一些基本的規則,楚硯聽得仔細,不時提幾句疑問。
感覺說得差不多了,女人清了清嗓子,“有什麼要緊的事你聯系我,我負責你們這一塊。”
“沒問題蘭姐。”楚硯點點頭,随手從攤位上拿起一瓶礦泉水遞給蘭姐。
蘭姐倒沒拒絕,接過礦泉水擰開飲了一口。随後她留下一句“好好幹”,之後便轉身離開了。
如果說楚硯選擇去學校擺攤,追求的是穩定好做生意,那麼選擇在這個購物中心附近的集市擺攤,求的是客流量大多銷。
像這樣的地方不缺攤販,楚硯的情況屬于是恰好補上空缺,所以地段并不是她能決定的。
整個集市是由一條直行街和一個環形廣場組成的。楚硯的攤位在街道與廣場的交界處,既不是出口也不是入口,客流量自然有所影響。
總的來說,就是有利也有弊,楚硯是抱着嘗試的心态過來的,她交了一個月的攤位費,如果這裡不合适,再換别的地方。
楚硯仔細打聽過城管的事,這一片算是比較正規的,所以隻要在劃定的區域内擺攤就好,這也是楚硯選擇這個地方的其中一個原因。如果這裡生意不錯的話,楚硯有考慮加個桌椅闆凳。
楚硯左邊的攤位是賣土豆花蔥油餅的,右邊是糖炒栗子的。
賣糖炒栗子的是個老太太,她坐在凳子上看着楚硯打理攤位,半晌出聲道:“姑娘啊,你這賣的烤串啊?”
“差不多吧,”楚硯擡起頭來,“怎麼了婆婆?”
或許是楚硯的目光太坦然,老太太一時語塞,她擺擺手,“沒什麼事,在這擺攤的小夥子今天上午走的,下午就換成你了……”話音未完,問價的顧客打斷了她的話,“你這栗子怎麼賣的?”她隻好轉身去招呼客人。
被留在原地的楚硯将視線從老太太那方移到自己的攤位上,繼續手裡的事,仿佛剛才的一切隻是插曲。
然而仔細一看,卻能發現楚硯斂起了面對老太太時的淺笑,眉眼顯出幾分思索。
因為二人的接觸時間太短,楚硯暫時無法準确判斷老太太這句話的含義,隻是單純的寒暄,還是話裡有話?
忽然,她渾身一頓,扭頭朝左邊望去,遇上土豆花攤販打量的目光,那男人被她發現,把頭撇向一邊,仿佛剛才的一切隻是楚硯的錯覺。
楚硯牽了牽唇角,順便朝四周掃視一圈,又“恰好”碰上了附近幾家攤位投來的視線,在被楚硯察覺後,如林間四散的鳥,紛紛消失不見。
他們的反應,為剛才老太太的話增添了不明的意味。
比起對待小區樓下的住戶,楚硯面對這些人時多了些謹慎。她初來乍到,大家又是同行,貿然直接詢問,别人不一定願意搭理她。
楚硯還是更傾向于自己多觀察情況,等時機成熟時,再想辦法獲取對自己有利的信息。
她按耐住心裡的疑問,沉下心來,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手上。
為了應對和學校後街不同的環境,楚硯特地換了放置串串的容器,加了玻璃蓋子。她在這裡擺攤的時間比學校時間長,食物更容易沾染灰塵,這樣可以适當防塵防蟲蠅。
因為是第一次擺攤,楚硯同樣隻準備了兩百串的量。隻不過每一串的分量比學校賣的多一點,價格也在此基礎上有所提升,素的1.5元一串,葷的2.5元一串。
串串在來之前已經提前煮好了,被蔥油淋過的食物很好地保留了色澤,放涼之後頗有一番脆爽的口感。
醬汁是濃白鮮香的高湯搭配辛辣油亮的紅油,在食鹽味精等調料的攪拌中,滋生出混合美妙的香氣。
然而這樣的味道,很快就與周圍攤位的交織在一起,隻有走近些才能辨出來源。
不僅如此,由于楚硯的位置靠後,前面的攤販已經分走了一些客流量,繼續饒有興緻朝楚硯這邊走來的遊人,自然而然就少了一些。
楚硯對此已有心理準備,她的手藝在經過這段時間的反複練習後,比起第一次在學校擺攤的時候又有了一些進步,面對如今的情況,她還是很有底氣的。
楚硯額外備了一些試吃小串,看準人來的時機,出聲吆喝道:“又香又好吃的冷串串!今日開張,歡迎免費試吃!”
楚硯的聲音是偏低沉的,與她喊出的話形成一種反差感,再加上話裡的“免費試吃”四字,引起了一些路人的注意。
一位穿着印花裙的年輕女人停在了楚硯的攤位前。
楚硯的攤位風格簡約,基本上沒什麼油煙味,台面幹淨,食物整齊擺放到顯眼的位置,用透明玻璃罩住。
正是這份清爽簡約,讓女人生出了嘗試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