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好像就是在過一個連綿不斷的節,情人節過去,轉眼又是正月十五元宵節。
何承是個很奇怪的人,說有儀式感,在自己身上好像完全沒有體現,但說沒有儀式感,大節小節都會想着過一過。
端午送粽子,中秋給大閘蟹,如今元宵節,下班又買了湯圓和吃的送到了出租屋。
畢業之後,在家過元宵節就成了奢望,在陌生城市,有人惦記着給他們過節,哪怕是粗心的小夥子們,心裡也覺得暖呼呼的,何承一來恨不得拿出對待女朋友的熱情。
“早聽說有鹹湯圓,一直沒嘗嘗。”王書譯倒是悠閑自在,拿了跟馬浩自家曬的地瓜幹塞進何承嘴裡,随手還翻弄了一下湯圓。
“鹹湯圓,湯也是鹹的嗎?”同樣是北方人的馬浩,也從王書譯拿了根地瓜幹嚼着,還進行了一波猜測。
“我現在就煮,你們吃了就知道了…”
“那我得圍觀下…”
“書譯,你要不要一起來看?”
“廚房就那麼大,你背着我?”
“讓承哥背,近距離觀摩…”
本就不大的廚房,容納不下太多人,馬浩積極邀請衆人圍觀,但剩下的人還是留在客廳,聽着韓駿縮在沙發角落的遊戲聲,看着熱鬧卻沒什麼感染力的元宵晚會。
“承哥,元宵節也不回家啊?”鄭錫辛落座,扒拉着茶幾上的零食,随口問了句。
“他們家不怎麼在意這些節日。”對美聲歌舞聯唱實在沒什麼興趣,王書譯回答着,把電視換成了體育頻道。
“你過年,是不是也在承哥家過的…”
“c!”角落裡,突然迸發的國粹,打斷了兩人原本的話題。
“怎麼了?”兩人對韓駿的一驚一乍早已習以為常,但鄭錫辛還是關心了下。
“我就感覺打野那小子不對勁,把我們家悉心看護的小龍給偷了。”
然而,有的人,并不值得關心…
“諸位我驚了!第一次看煮湯圓放香菇蝦米的!”廚房戰/況,前/線記者火急火燎來報。
剛結束一場失敗遊戲的韓駿,立刻轉移遊戲失敗的目光,參與鹹湯圓的讨論,一時間屋子裡又熱鬧起來。
“你們小點聲,待會隔壁大姨又來敲門了。”老小區,隔音都不算太好,住了幾個月,就因為馬浩跟韓駿的咋咋呼呼,被鄰居找了好幾回。
鄭錫辛無奈,人家鄰居有心髒病,他們也沒錢換地方,所以每次兩個人聲音稍微一大,鄭錫辛就會立刻掐捏兩個人的火苗。
隻是這邊鄭錫辛剛說完,那邊敲門聲就響,甚至沒給兩個人,收聲的機會。
一日為宿舍長,終身為宿舍長,鄭錫辛隻能認命去開門,甚至還在在心裡醞釀起滿五十字的道歉詞。
然而,房門打開,竟然不是鄰居,而是拎着行李箱的範臨。
“辛哥。”
“小臨,你怎麼回來了?”範臨的聲音,哪怕在馬浩韓駿和電視的夾擊下,王書譯還是能立刻聽見。
“學校要開學了,提前回來了。”範臨微微勾唇,冬日冷清化作春雨。
“昨天晚上我跟你視頻的時候,怎麼沒告訴我?要給我驚喜?”範臨在出租屋常來常往,也不用跟幾個人特意打招呼,簡單點點頭,王書譯就把何承的行李箱拖進了自己房間。
“嗯。”
“多大了,還玩這套,吃飯了嗎?”
香菇肉絲蝦米熬的湯底鮮香,何承端着碗出來的時候,範臨已經脫下外套,正坐在沙發上。
而王書譯則攬着人肩膀,半坐在沙發扶手上,是看到圍着圍裙的何承從廚房出來,才起身去幫忙接。
“燙,别費勁了,去端剩下的幾碗吧。”說完,王書譯就招呼人去端湯圓,範臨也起身去拿。
“回來怎麼沒告訴你哥一聲?我們好去接你。”狹小的客廳,難免目光交彙,何承開口,範臨則停下腳步。
“他要上班,我想來,自己過來就好。”範臨落下一句話,人已經轉身離開,繼續向着王書譯的方向去。
“正好你沒吃飯,承哥煮了鹹湯圓,還放了香菇,聞着挺香的。”隻是範臨還沒走到廚房,王書譯已經端着碗走來,一邊介紹還一邊攪,看樣子立刻就想嘗一個。
“别吃那碗,剛盛的太燙,吃我這碗。”何承勸阻,又來到王書譯身邊用勺子舀了一個自己碗裡的湯圓,體貼的吹了吹,試了溫度才放到王書譯嘴前。
因為信任何承,王書譯也不擔心會燙,勺子送到嘴邊,直接就含了進去。
“嗯,好吃,小臨你也嘗嘗。”咀嚼鮮香立刻從軟嫩粘糯的口感湧出,下意識發出驚喜的贊美,又轉眸向自家弟弟推薦。
隻是範臨的目光,卻落在何承身上,而何承已經拿着紙巾,擦上王書譯沾了湯汁的嘴唇:“好吃就多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