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嗎?阿承還學了包餃子?他包餃子能看嗎?”何紀上午帶着食材來,就是為了在中午給自家弟弟做一頓飯。
雞枞湯、紅燒牛腩、糖醋口的涼菜,在廚房忙忙碌碌一上午,還有王書譯的幫忙,何紀也不過做了幾道菜,大部分時間都消耗在聊天上。
“剛開始确實不太能看,但承哥學習能力強,我手機有照片,姐你等一下,我給你找找。”拌涼菜邊角料的胡蘿蔔塞進嘴裡,王書譯說着又跑去客廳。
“這哪是餃子,這是面片湯吧。”王書譯拿着手機再度靠近,何紀也停下摘菜的工作,似頗有興緻的對自家弟弟的作品,無情點評起來。
“第一個包的确實有點醜,後面就好看了。”王書譯聽到評價,忙劃着手機找另外幾張幫着證明。
照片就是這樣,想要記錄的瞬間不止單一的事物。
手機翻過第一個餃子,下一張照片是何承盤腿大坐,認真研究擀面杖的樣子,旁邊已經有了一堆奇形怪狀的東西,而桌子周圍,也有笑着看熱鬧的人。
一張張照片滑過,當完整的餃子出現,是在何承手上,何承捧着餃子在鏡頭裡一臉自豪,那笑容是何紀幾乎沒有看到過的…
“這是不是好多了,後面還有。”客廳裡小貓碰倒了水杯,王書譯得手機随即交給何紀,自己則快步去救援。
那腳步輕快又有矯健,随手拽過紙巾,又撈起被沾濕爪子的小貓,擦着肇事爪教育一句,才把闖禍精放跑。
廚房裡的何紀,就看着手機裡不同的弟弟,又看着眼前,從未在這個家裡出現的活力,眼中欣慰不自覺浮現…
“我還沒吃過阿承包的餃子,改天你讓他做給我嘗嘗。”手機放下,何紀望着從客廳走來的人微笑開口。
“這可能有點難,我懷疑承哥已經忘了。”王書譯走近水池洗了手,又幫何紀處理起青菜。
“沒關系,面片湯也行…”
切菜做飯,不緊不慢的聊着天,說着現在說着以前,當話題觸及到一個位置,好像輕松的氛圍一瞬消散,何紀也開始變得沉默。
“書譯,阿承最近狀态怎麼樣?”等何紀再開口,話題已經悄然轉變。
面對突然變化的問題,王書譯稍加思索便大概知道何紀指的什麼:“白天還可以,晚上會做噩夢,睡不沉。”
“阿承跟你說過了?”聽到王書譯的回答,何紀似乎有些意外,卻也不覺得太過意外,就那樣平靜的接受了:“他已經很少跟人提起小姨的事了。”
然而聞言,王書譯摘菜的動作一頓,有些驚訝的看向何紀,那驚訝不是為了何紀,而是他突然将腦海中的碎片串聯到一起。
何承跟他說過,他的童年不算差,雖然家裡很嚴,但會有一個經常帶他去玩的小一,一個教會他很多道理的人。
他說邵娉相當于他的親妹妹,從小在他家長大,他說照顧邵娉是他的責任。
可王書譯認識何承這幾年,他從未見過這位對何承來說很重要的家人,甚至他隐約還記得楊慧說過,邵娉的媽媽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
一切種種似乎都此時指向一個可能,那場車禍不止讓何承自己受到了嚴重的創傷,也讓他失去了,對他十分重要的親人…
隻是當王書譯厘清思緒,想再次追問時,看明白王書譯并不完全知情的何紀,卻搖頭笑了笑:“等他自己跟你說吧…”
好像是注定不讓王書譯追問下去,何紀話落,去公司加班的何承,也拎着驢打滾從外面回來。
看到何紀在,何承有一瞬的意外,随後才将手裡的包裝口袋遞給王書譯:“油炸糕沒了,給你買了驢打滾。”
“承哥,紀姐做了特别多好吃的。”而王書譯,在看到何承那一刻,也把那份沉重的情緒收斂,就裝作什麼都不知道。
“過來怎麼沒告訴我?”何承聞言,轉眸看了眼穿着家居服的何紀。
“我來看看書譯。”何紀則是擦着手微笑,好像面對面反而失去了對弟弟關心的能力…
其實王書譯對何紀說的并沒有錯,與去年相比何承的狀态确實要好了很多。
臨近那個日子,何承也是照常吃喝工作,看起來很平常沒什麼不同,就是加班的次數越來越多。
甚至到了那天,何承也一直在工作,就隻給王書譯發了信息,讓他早點回去。
華燈在夜幕降臨時占據喧嚣城市,星辰隐匿在天地之間,窗外園區内匆忙踏上歸家的路,辦公室工位也逐漸少了忙碌的人。
“書譯還不走?”最後一個同事将要離開,手中咖啡已經隻剩半杯,打招呼的狀态也滿是疲憊。
“我還有點工作沒弄完。”指尖撥弄着鍵盤,王書譯回應着。
“行,那我先走了…”
身後玻璃門響動,一屋便隻剩寂靜,手上敲擊鍵盤的動作停下,王書譯望着二樓,片刻後緩緩起身。
透過設計部的大門,能發現整個樓層都沒了人,隔壁市場部燈已經暗下,王書譯接着水,也随手把茶水間的燈關閉。
腳步踏過設計部,燈光一點點暗下,隻留上樓那幾盞燈光,還有處在二樓的何承辦公室。
百褶窗内,何承還在垂首工作,沒有進去打擾,王書譯就那樣拎着包,在辦公室外的沙發安靜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