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說過,萬物皆有來處,是人就有根。
宋星月卻并不知道自己從哪裡來,應該到哪裡去,于她短短的前半生,大抵可以總結為,在異鄉重傷昏迷,忘記往昔,前路未知。
這是一個以神靈為主體以神力信仰為支撐的世界。
神靈安居于寰宇之外,是這個世界的主宰。生活在這個世界的生靈,通過向神靈祈禱獲得的能力和時空裂隙中出現的污染物進行戰鬥,而沒有得到神靈回應的人則被稱為神棄者。
在一個神權立于雲端之上的世界,得不到神明回應的神棄者受到他人的排擠似乎理所當然。
萬一靠近他們而被神明厭棄怎麼辦呢?萬一因此導緻一生無法精進呢?
沒有人想賭這個萬一,得不到神明回應的星民被驅逐,最終一顆專門容納神棄者的星球誕生了,那就是神棄星。
現在的宋星月便是神棄星的一員,她孤身一人重傷至此,好在她遇到了一個好心收養她的老人,老人給她取名叫宋星月。
然後宋星月便和這位嘴硬心軟的老人開始了新生活,現在的宋星月已經十四歲了,接下來她隻需要參與神棄星每三年一次的祈神儀式得到神明回應,她就有機會帶着老人離開這裡。
但上天也許并不想看到宋星月的願景成真,因為老人快要死了。
星際人普遍長壽,得到神明回應者更長,但老人的身體卻毫無理由的衰敗下來,她能感受到老人生命力在不斷流失,就像是破了洞的水桶,不管怎麼裝都裝不滿,那破洞反而越來越大,鄰居遺憾的話語還在耳邊回響:
“首先還是得先找到一支一級治愈藥劑壓制他快速潰爛的内髒,之後還得想辦法移居到起碼二級星以上的星球慢慢修養,但對于我們這樣的人來說,不管是第一點還是第二點都難以做到吧。”
是了,一支一級治愈藥劑的價格是一萬星币,大多數人購買都是因為急需,且神棄星并不提供購買渠道,非神眷者非人,這是寰宇心照不宣的定律。
而如果想帶着老人一起移居到二級以上的星球,那她起碼得先得到神明的回應,且她的神明十分強力可以連帶着庇護非神眷者的老人才能做到。
可這個世界真的有神明嗎?她不免有些懷疑。
老人并非一開始就在神棄星的,在幼時她也看過老人收藏的很多書籍,上面說神愛世人,神淩駕于衆生之上,不可直視,不可亵渎,神的決定毋庸置疑,神便是一切。
可神棄星的星民同其他人的區别究竟在哪?神明又是怎樣篩選信徒的?
無論是老人口中隐隐帶着交代後事的話語,還是鄰居讓她聽天由命的見怪不怪,她都不願意接受。
還沒有到最後一步,她怎麼說也要竭盡全力。
黃土漫天,地面難見綠色,地面唯一一座高建築是位于星球西邊的行政塔,在最西邊各種各樣的垃圾堆疊成一座座小山,構成了神棄星的底色。
在靠近垃圾山的那一側擺放着幾頂破破爛爛的帳篷,那是神棄星最底層居民的家,對比起有水泥磚頭堆砌道路相對清潔的東區,整個神棄星最荒涼的地方非這裡莫屬。
此時天才蒙蒙亮,空氣中的污染物已然達到了星球自我清理的上限,泛着濃濃的酸味,帳篷裡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他們的目的一緻,都是位于帳篷邊的垃圾山。
時間緩緩流逝,天空變得更亮了,不知道是誰先動了,随後帳篷裡暗處的人争相恐後的動了起來生怕落後,宋星月小心的避開他們的聚集地,往更遠更偏的地方跑去。
早已習慣了垃圾山不平坦的地形,宋星月裹緊身上寬大的黑袍手上動作不停地開始翻找,較大較顯眼的她選擇放在自己帶來的黑袋子裡,一些比較小的諸如營養液之類的她毫不猶豫的往嘴裡倒,吃不下的她就往衣袍的暗扣裡塞,當然她的主要目的不是這個,重要的還是尋找能治療老人的治愈藥劑。
雖然治愈藥劑昂貴,但世界上總有過得自由自在的有錢人,她很快找到幾管有殘餘的藥液,倒在一起勉強湊成一管。
在垃圾山找東西并不難,難的是怎麼把東西帶走。
惡人不會因為換了個環境就變成好人,這是宋星月在神棄星領悟到的。
辛辛苦苦翻找了一早上的宋星月拉了拉外袍的帽檐,目光不動聲色地打量着此時正在勒索其他居民的五個壯漢。
這五個人是因為在東區收保護費惹上了不好惹的人,被從東區趕出來的,他們來到西區的時候也落魄了一段時間,之後幹脆成立了個數字幫派,繼續勒索西區的居民收保護費。
像宋星月這樣的幼崽和婦女就是他們勒索的主要對象,宋星月緊了緊手中的袋子,幹脆小心翼翼地轉身,繼續往垃圾山更裡面走去。
“老大,那邊好像還有個小孩。”
“過去看看!”
聽到身後的聲音宋星月拔腿就跑,心中暗罵這賊老三耳朵這麼靈,怕是早就聽到自己的聲音了。
身後的人越來越近,突然她後背一涼,宋星月下意識蹲下縮成一團,堪堪躲過了身後壯漢抓過來的手,但之前一直拿在手邊的大袋子此時傳來一陣拉扯感,宋星月擡頭,對上了對方渾濁得意的雙眼。
“我沒有撿到多少東西,保護費我有按時交的。”
“你說交了就交了?老子說你沒交就沒交!”
那壯漢話音剛落,毫不猶豫的一腳踹向宋星月,宋星月下意識團成一團護住要害,被大力掀滾直到撞上不遠處的垃圾堆。
蜷成一團的身體似乎因為疼痛而微微顫抖,一時間沒了動作。
而那邊的壯漢則打開袋子欣賞自己的“戰利品”,看了一會他有些嫌棄的搖頭:“會不會撿垃圾啊你,撿這些廢銅爛鐵幹什麼?”
随後他将袋子丢在宋星月身上擺了擺手:“滾吧,别在這礙老子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