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林芷茗就全身心投入了項目的準備工作當中去。
拍攝的這幾天和小組成員在一起讨論項目的事情,林芷茗幾乎沒有再見過時昱,隻是偶爾在别墅裡會碰個面,然後很快擦肩而過。
她和白丹解釋清楚了自己選擇程亦丞小組的原因後,兩人除了偶爾微信聯系之外也幾乎不再見面。
不過有了新的東西可以學習,她也不覺得孤單,反而覺得日子一天天的格外充實。
第二期節目主要便是組員之間的互相了解與磨合,在尚城拍攝完成,便回到各自的學校繼續進行單獨拍攝。
節目組在别墅給每個小組都安排了項目實驗室,還替他們在南城包下了相應的實驗室供私下拍攝。
除此之外,節目組給每個人都配置了一台手持攝影機,要求他們自拍下返校後的生活日常,并且每天微信傳給節目組。
林芷茗擺弄了那個攝影機許久,終于弄懂了該怎麼使用,但每次看到相機中的自己都被拍得些許扭曲,索性再也不看直接盲拍。
她也總算是明白“上鏡胖十斤”的說法是怎麼回事了,還真是有如此恐怖。
尚城的拍攝結束,林芷茗随着大部隊返回了南城。
她小組的實驗室在南華大學計算機學院,在和其餘兩個成員商量後,決定幾個人趁着有時間輪流跑實驗室。
林芷茗學校裡面的論文基本已經完成,因此經常有時間去實驗室。但每次她去實驗室的時候小組裡總有一個人在忙,三人能夠齊聚的時間很少。
就這樣一邊忙項目,一邊忙學業,還要忙着拍攝視頻上傳任務的日子過了不久,某天林芷茗到南城大學時,意外發現除了另外兩個隊友,還有些不認識的同學在。
她以為是節目組的“踢館選手”來了,被吓了一跳,小聲問程亦丞:“節目組怎麼放進來這麼多人啊?”
剛才數了數,新加入的同學一共有六個,如果真按照這個數量加踢館選手,他們那個别墅真能住的下人?
程亦丞還沒來得及說話,旁邊的程維嘉忽然笑了起來:“你還以為這些是踢館選手?就算真有踢館選手,我們組怎麼可能讓他們都來,這不搞笑嗎。”
這話說的有點兒陰陽怪氣的味道,林芷茗還沒來得及回複,程亦丞就率先笑着道:“芷茗不知道,以為是踢館選手很正常,你少說幾句吧。”
說完,他和林芷茗道歉:“不好意思,剛來節目的時候你也見識到了,程維嘉隻是不會說話,他沒惡意的。”
林芷茗看了程維嘉一眼,對方抿着唇,沒什麼特别的表情,也沒有要道歉的意思。
她不想浪費時間在這種沒有意義的事情上,于是點了點頭,接受了程亦丞的說法。
不過剛才程亦丞的話,讓林芷茗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程亦丞和程維嘉這兩個人,好像知道今天實驗室裡多出來的六個人是誰,卻沒有跟她說。
所以他們兩個,其實私下有交流,卻把她排除在外了?
不知怎地,一種不舒服的感覺從她的心底蔓延開來。
明明是同一個小組的,她卻好像外人似的。
程亦丞很擅長察言觀色,此刻他注意到林芷茗表情有些凝固,立刻意識到了什麼,解釋道:“這幾個同學是我們找來幫忙的學弟學妹,之前還沒商量好就沒跟你說,今天剛确定好就叫他們過來了,不好意思啊。”
“學弟學妹?”林芷茗視線環繞一圈,看到有幾個正在敲鍵盤的同學跟他打招呼,于是也招呼了回去。
程亦丞微笑着看着幾人的動作:“是的,我們小組如果光是三人肯定不夠,需要一些人力來補充。”
怎麼解釋似乎十分合理,林芷茗還是覺得有些奇怪。
她思考許久,最終決定還是如實問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加人……節目組同意嗎?”
雖然現在他們做的是自己的項目,但說到底這些項目歸屬于節目組,他們也需要依靠節目組的支持發展。
現在加的這些人雖然不在節目組名單上,但是按理來說也應該在項目上加名字,作為項目的一份子。從功利的角度來說,這個項目未來的署名應該怎麼标注,而節目最後的獎金他們又該怎麼分?
隻要加了人,這一切都是問題。
“這些你不用擔心。”程亦丞敲了敲桌子,輕笑道,“我們已經商量好了,項目會給這些師弟師妹們署名的,而且之後的獎金也會作為工資發給他們,不會讓他們白打工。”
聽到這些,林芷茗總算放心了下來,點了點頭。
她和來幫忙的師弟師妹加了一圈好友,閑聊之中,得知他們基本都是制造和計算機相關專業。
一想到整個小組隻有自己一個人的工作是與環境相關,林芷茗莫名覺得自己責任重大,有些緊張。
她現在做的事情,算得上項目前期墊腳的基石,一旦出現什麼問題,那麼低污染這個前提就會首先被否認掉。
林芷茗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拿出手持攝像機,打開電腦準備開始繼續準備工作。
這些天來,她已經将與汽車輪船相關污染物的資料和論文收集完成,目前在論文翻譯和資料整合階段。
林芷茗剛打開一篇論文翻譯了幾句話,右側忽然伸過來一隻手,按滅了她的攝像機。
她愕然擡頭,看到程亦丞正用手撐着桌子,身子前傾距離很近的,笑眯眯地看着她。
“這些人沒參加節目,不好露臉,以後他們過來的時候就别拍視頻了。”程亦丞朝林芷茗眨了眨眼睛,低聲道,“免得到時候節目播出了還得給他們打碼,增加人家工作量。”
聽完這些話,林芷茗雖然有些雲裡霧裡,但還是乖乖的收起攝影機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