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吃——不賒餅子,她要去的地方,是萬壽堂。
藥堂的生意,像許九癡說的一樣,定價便宜,人也多。往來百姓或是攙着手,或是扶着腰,再咳一咳。
移舟在外頭等了會兒,坐診的大夫聽藥童說了衙門有人來,趕忙出來迎。
是老大夫的弟子,長生。他行事規規矩矩,先是作揖告罪,“師傅在看診,姑娘的舌頭還沒好嗎?”
“已經好了。今天來,是有些藥理上的事來請教一下。”
“我醫術沒師傅好,但醫書讀了好幾本,簡單些的,也懂。”
“那行。”移舟也沒同他客氣,“你可知道用什麼藥,能讓人的臉在很短的時間就能潰爛?”
長生面色一變,看藥堂人來人往說話也不方便,請他們去了後院藥堂。
名為後院,不過是可以堆放更多雜物的地盤。
草藥架子,晾衣杆子,塞得滿滿登登。
還得躲避往來藥童,移舟自己找了個位置,看牆角種着草藥,便走近前去,還發現了一棵蘭花,這兒陰涼,沒多少日頭,長得綠油油的。
四下沒人,長生才問道:“剛剛姑娘問的……”
“就是你聽到的意思。”
“這……”
長生指着她身後那堵不起眼的土牆,緩緩說出四個字,“幹餾石膽。”
劉原沒跟來,要不然指定得嘀咕一聲:石膽還能這麼吃?
眼下,長生解釋道:“石膽不算稀罕物,我們藥堂裡也有。像春日蚊蟲多,用來解毒殺蟲。被咬後,瘙癢難耐,用适量的明礬溶解在水中,用于清洗患處,也有效果。再就是小傷口,撒點明礬藥粉,也能收斂止血……”
“那……它,不是個藥嗎?”
衛三不明白。但是移舟懂,明礬是藥,但用幹餾法就能萃取出硫酸。濃度沒現代的硫酸高,但效果也足以。
“石台縣的明礬,都是從哪裡來的?”
長生沒立刻回話,隻是看了眼衛三。衛三不明白小大夫的意思,隻是如實解釋道:“就是縣裡挖出來的,聽老人說,有個村子名為石首村,那兒都是石頭,好些日子過不下去的人,就會去石首村找活計。”
瞧姑娘緩緩點頭,長生說道:“不過都是苦差事,運氣好,能拿些銀子回來,也落一身病。”
石首村的活,也就是下礦井去采石頭。運氣差的,連命也要搭進去,就别指着銀子了。
移舟跟着感慨一番,便要走。
“姑娘——”
長生上前一步喊住了她,眼神有些躲閃,最終在衛三莫名凝重的目光也趕緊道:“我看姑娘精神不太好……藥堂有些清心散,要不要……”
衛三已經在衙門裡小小曆練過,很是警覺,剛想拒絕,誰知姑娘笑眯眯應下,“要錢的嗎?”
“噗……”衛三立刻扭臉過去。這比他們去外頭賒賬買餅子買酒還難為情。
“咳……不用,藥堂每個月都有義診送藥,這月還有名額,我去給你們拿。”
“多謝多謝……”移舟真心感謝。衙門裡實在是太窮了,月錢能不能及時發,都難說。義診贈藥嘛,收下!
“不客氣,我這就去拿。”長生腿腳利索,進去屋裡頭不過一會兒,便提了一串藥包出來,好不容易将藥送了出去,目送他們離開才不着痕迹吐了口氣。
連藥童過來喊他,第一聲都沒聽到。
“師傅找你……”
“是,我馬上就回去。”
“你看什麼呢?”
“沒……病患回去,不太放心多看了一眼。”
……
“病患”本人生龍活虎走在大街上,還沒盤一盤到手的藥包,衛三先拿了過去,一臉嚴肅正經,“這東西,應該得讓大人看過,再決定。”
“決定什麼?”
“……”
衛三嘴巴笨,就是解釋不清楚,不過還是緊緊将藥包護着,沒讓移舟接手。
等回了縣衙,移舟也有正事要忙,想讓大人查查石膽的流通。
應抒弘也不知是在庫房找什麼,激起一屋子的塵氣與黴味。
聽說勘察的結果,應抒弘倒沒多說什麼,隻是在移舟要走之前叫住了人,“昨天的字練了嗎?”
“啊哈?”
移舟木着一張臉,心道:大人,你今早的白粥還沒消化完吧?查問作業,這合适嗎?
透過上頭那一條細細的窗子,透進來的日光更将灰塵照得無所遁形。
“那……大人要是沒什麼吩咐,我就——”
“那就找一找石膽的流通記錄。”
“嘶……”
移舟也學着劉原嘶了一聲,不住腹诽:領導想讓她打雜就直接說。幹嘛這樣拐彎抹角的?
隻要不練字,做什麼都行。
但很快的,移舟便打臉了。這庫房也不知是多久沒用過了,剛拿第一摞,黃紙仿佛要當場粉身碎骨,上頭的土塵争先恐後逃竄。
移舟屏息出去,邊跑邊自證清白,“大人,稍候片刻。”
應抒弘神色淡淡,卻是在滿屋塵氣裡無聲輕笑。
沒多時,移舟便拿着清潔好物回來了。
一個口罩。
她的面上已經戴好了,手裡拿着一個給大人的,“這灰塵太厚,黴氣也重,吸多了恐怕對身子不好。”
應抒弘垂着眼眸打量一眼,手剛伸過去,那口罩便退了回去。
“要不讓劉原再去買塊新布——”
“不必。”
他手長,再一抻,便順利拿到了。移舟還想示意一下如何戴,隻見他略一低頭,便将預留出來的那兩根帶子綁着了。
動作——還挺熟練的。
“沒銀子。”同是帶着棉布口罩的領導,說了一聲。
“……”
移舟不禁想笑,戴上了口罩,仿佛回到了熟悉的工作環境。她心神放松,動作也快,将一摞摞資料接下來,再趴上頭去看。
應抒弘站在木梯上,鼻尖微癢。約莫是方才的煙塵所擾。
借着她趴上頭辨認的功夫,他緩緩吐納:這棉布罩子,應該是剛從晾衣架收回來的,還有日頭的氣息,也帶着些許的皂莢味。
他刻意忽略來自女子身上的馨香,找了話說道:“這東西……”
“是新的,我還沒用過。”
“……”
小娘子一邊看着名錄,也不忘解釋。應抒弘原是想說,這東西挺好的,可以多預備幾個。
罷了罷了。
而他們要找的石膽的流通記錄,也找到了。
照着縣衙的落魄程度,移舟本來沒對這份記錄抱太大的期望,不想上面記得井井有條。
何年何月,哪條巷子哪個百姓買了多少,價格幾何,都記得清楚明白。
而且,這個字迹規整小巧,比她強上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