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要進宮,不可穿太素淨,殷璟換上了一襲墨青色的衣袍,雖不是昂貴的布料,但穿着倒也舒适,頭發随意披在腦後,上半部分幾縷發絲用一根精緻的木簪子輕輕挽起,顯得既整潔又幹淨。
衍宮紅牆黃瓦,氣勢宏大,高大的宮牆一眼望不到頭,最外側的宮門名豐甯門,距内裡的宮殿還有一段距離,王公貴族們可以亮出高貴的身份,乘坐馬車到第二道門豐安門,在那裡再下車步行,以示尊卑有序。
但殷璟如今無名無分,不得不在豐甯門外下車。
前面還有一馬車,用上等橡木打造,車蓬頂上四角雕有代表祥瑞的神獸,四馬引車,規格很高,隻有王侯将相和三品以上官員才可擁有的待遇。
正想自己該如何進去,忽然,一張漂亮的臉,帶着友好禮貌的笑容,從馬車裡探出來,聲音裡還帶着一絲戲谑:“四殿下,這般巧,你也進宮。”
原來謝清晏說的“待會見”是這個意思。
機會就在眼前,殷璟回道:“我的馬車多有不便,不知世子可否載我一程。”
“殿下不嫌棄我就是,上來吧。”謝清晏毫無意外神色,似乎早有預料。
殷璟内心想到一個不太可能的理由,謝清晏是專門在這裡等他。
馬車内部很寬敞,萦繞着淡淡的熏香。兩面是座椅,都有軟墊和靠背,殷璟坐在側面,謝清晏坐在主位,對面是用來放置點心和茶水的小桌。
但畢竟隻是馬車,容納兩個成年男子仍顯得有點勉強。
謝清晏的氣息離得很近,包裹着殷璟,使他有點局促,好在座位足夠寬裕,兩人之間還留有些許空間,不至于讓彼此的膝蓋不小心觸碰到,緩解了殷璟内心的緊張。
兩人都默契地不再開口,也無話可說。馬車行駛在磚道上,轱辘聲打破安靜,尴尬的氣氛輕松不少。
謝清晏看出來他的不安,便支着頭看窗外。
餘光裡看得到殷璟從頭到尾姿勢沒有變過。
一刻鐘後,車停在豐安門前。
殷璟無聲松口氣,一直繃緊的腰背塌下來,謝清晏低下眼微微彎唇,這四殿下還挺有意思。
豐安門内最近的就是以德甯殿為首的一衆宮殿,正是上朝的時刻,各色官服的官員陸續經過,都好奇地打量殷璟,他穿着顔色素雅,氣質突出,還從謝世子的馬車下來,實在不難引人注目。
衍朝官員分九品,官服以顔色深淺而排,九品為淺藍色,八品為水藍,七品官員為藏藍色,六品為青,五品深綠,四品紫色,三品則更深,二品绯紅,一品官員,即丞相,則是暗紅。
謝清晏自回都城後,被皇帝在朝中安排了個六品官位,今日着青色官服,袖筒寬大,腰帶正前嵌一白色玉石,和殷璟站在一起,分外協調。
“待會四殿下可别緊張。”謝清晏沒有多待,離去時經過他身側,打趣道。
殷璟并不想與謝清晏多說話,但是想到他畢竟幫了忙,而且自己還需要拉近同他的關系,于是淡淡回應:“不會的,多謝。”
早朝就要開始,周圍的目光漸漸減少,殷璟站在德甯殿外,等待傳召。
“呦,這位是四弟吧,怎麼站在德甯殿外?”聲音遠遠傳來,殷璟循聲望去。
二皇子殷淮和三皇子殷決從後面上來。
一位昂首挺胸走在前面,眉目清秀卻總緊緊皺眉,顯得很陰沉,一身張揚的亮黃,上面金絲繡線,綢緞華貴精緻,另一位長相一般,穿着低調,卻也不是凡品,沒吭聲,默默落後半步。
唯有太子可穿明黃以彰顯地位,自從先太子殷甯死于冷宮一場大火中,宮裡便隻剩下二皇子和三皇子。
殷淮母妃受寵,勢大,朝中支持他的人占大多數,他天性高傲,誰都不放在眼裡,已經認定儲君是自己的囊中之物,衣裳也多是黃色,康安帝也睜隻眼閉隻眼。
三皇子母妃隻是個貴人,位份低,殷決話不多,性子沉靜,是殷淮的跟班,存在感很低。
即便殷淮知曉今日殷璟站在這裡,是為了揭曉當年母妃做過的事,他也仍然不收鋒芒,反倒出聲諷刺:“四弟什麼都沒有,就算回來又能如何?走了三弟。”
殷璟相當平靜,現如今還沒有恢複身份,他要穩住,對殷淮的出言不遜視若無睹:“見過二皇子、三皇子。”
殷決站在一旁始終沒說話,隻在經過他時禮節性朝他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