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清晏倒是很淡定,嘴角噙着笑意,在所有人帶着疑問的注目禮裡,一步步走向殷璟。
正當大臣們一頭霧水,接下來殷璟的話更是一記重磅炸彈砸來:“各位皆是大衍的肱骨之臣,今日先祖與你們見證,皇譜之上朕的名字旁還空着,将謝清晏的名字填上。林相德高望重,便由您來寫。”
此話一出,也顧不得這是什麼地方,底下登時議論紛紛。
“陛下,此事事關皇家血脈,怎可如此草率,立後妃之事需從長計議,何況謝大人為男子,我大衍朝從未有過先例。”刑部侍郎率先提出反對,他叫得最兇,也是最想把家中女兒送進宮裡的。
喪期一過,便有人等不及,想要把自己女兒塞進後宮裡去。結果誰能想到殷璟居然在登基當天宣布入族譜,還是謝清晏一個男人,即便大衍男子通婚合法合規,但也在少數,堂堂皇帝立男後更是絕無僅有的。
殷璟這幾個月也是被煩得緊,那些人明裡暗裡說家中有哪些适齡姑娘,有多賢良淑德貌美聰慧的,暗示自己該考慮選妃了。
早點将謝清晏寫進皇譜裡,也能讓他們死心。
他才剛登上皇位,還未坐穩,需要有人支持,臣子家的女兒嫁進宮裡,才會更加忠心些。殷璟做得如此決絕,容易失了人心,這件事他很早便考慮過,謝清晏也提醒他。
但他既無心,又何必讓他們一直想着,平白招了後宮,反倒會處處掣肘,也是耽誤良家姑娘們。
政事上就更不用擔心了。他們若把家族興衰和權力捆綁在一介女子身上,不立自家孩子為妃,便不忠于朝政,那這樣的官員他不用也罷。
“朕就當這個先例,當時可是愛卿說的,國喪未過,不可大辦,提議先在皇譜寫上名字,如今怎麼又不許了,還是說朕所立之人不合愛卿的意?”殷璟平靜地問,他站臣跪,神色淡然,頗有帝王的不怒自威,讓刑部侍郎有些說不出話。
“臣不敢,隻是為了子嗣,這後宮還得擴充啊,何況陛下與謝大人尚未成親,做不得數。”刑部侍郎連忙解釋,他汗都快下來了,的确是他提議的選後妃,那誰承想殷璟又原樣把他的話噎回來。
“宗室裡過繼一個便是。”
“誰說我與陛下沒成婚。”
兩人幾乎是異口同聲,分别回答了前半句和後半句。
陛下成親了?下一代皇帝要過繼?
合着他們的新皇帝不僅不打算立後,也不準備有後宮了。
“敢問陛下是何時同謝大人成的親?”林儒向來儀态沉穩,此刻也有些亂。
殷璟淡定回答,好像在說一件多麼尋常的事:“不巧,是先帝駕崩那日。”
其實還挺巧的……
所有人都沉默了,每句話都如驚雷一般。
“拜過堂,有證婚,婚書是朕親筆所寫,與謝大人兩情相悅,情意深厚,禮數周全,各位可還有意見?”
兩人成了親,謝清晏入皇譜也是合情合理。已經到了這地步,殷璟顯然心意已決,再有人敢反對,那就是與皇帝過不去。
徐如是率先喊道:“恭賀陛下。”
這一聲驚醒了其餘大臣,一個個即便心裡不情願,也隻能随着徐如是陸陸續續行禮拜賀。
“此事朕意已決,餘生隻相伴一人,不設後宮,對朕有異議者,盡可以來同朕說,不可私下議論,誰在背後管不住自己的言語,談論謝大人,朕嚴懲不貸。”雖說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但殷璟也不想讓謝清晏成為話題中心。
衆臣齊聲道:“微臣遵旨。”
殷璟看向謝清晏,後者朝他微微一笑,眼中盡是柔情。
謝清晏很清楚,殷璟不設後宮,開辟先例,肯定會有人認為他不成體統,抑或是誇贊他情深義重,好的壞的都會有。
但不論怎樣,在這個話題裡,先被想到的人就是謝清晏,現在殷璟态度堅決,他們再想聊這些也得掂量掂量。
謝清晏忽然覺得自己很像禍國殃民、慫恿君王的奸臣。
殷璟:“煩請林相來寫。”
林儒蘸了金墨,一筆一劃,遒勁有力,殷璟旁的空白被填補上。
謝清晏三個字從此就與殷璟綁在一起,大衍皇家史上的第一位帝王夫君,地位等同于後宮之主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