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頭有不少醫書,師尊不妨仔細看看。”
墨知遙的眉峰輕輕一挑。
這是說她有病啊。
她正想跟他理論理論,卻見他踉跄着走回了石榻,倒不躺下,隻是閉目打坐。他的臉色煞是難看,緊皺的眉宇間斂着疲憊和痛苦,粗重的呼吸帶着肩膀起伏,整個人有如浮浪上的小舟,颠簸顫抖。
罷了……
她暗暗歎了一聲,背手轉身,走了出去。
循着他之前的話,她右拐,數到了第三間石室。裡頭橫七豎八地擺着些櫃子,書籍就堆在一起,甚是雜亂。她走過去,略翻了翻,果見幾本醫書,但她才不會看。她信手将醫書擱到一旁,又翻撿了一會兒,忽見一本手記。手記封面殘破、裝訂簡陋,書頁也參差不齊,她拿在手中,就見滿紙潦草,胡亂寫道:
化骨煉
一境化骨
二境定骼
三境煅骸
四境煉體
五境易髓
六境淬
七境
八境
九境
嗯……不用說,這是給功法取名字,但取到後頭湊不出字了。
門規
第一條尊師重道
第二條自力更生
第三條
嗯……就是說,編不出來不要勉強。
她阖上了書,笑了出來。猜得沒錯的話,這應該是她的手記。而她是個什麼樣的人,通過之前所聽所見和這本手記也能明白個七七八八——
墨知遙,人稱“墨骨娘娘”,所修的功法叫做“化骨煉”,占了座堆滿骸骨的“無葬山”,據了個陰森恐怖的“積骨洞”,過得很是粗糙,做事無甚耐性,連門規都沒立明白。
嗯,了不起。
她誇了自己一句,扔下手記,走出了“書房”。
她擡眸,環顧身在的這個“積骨洞”。從外頭看,不過是個小小洞口,但裡頭卻甚是弘闊,怕是挖空了半座無葬山。洞内遍布窟穴,有些被整理成了石室,用作起居。閑來無事,她便一個個石室看了過去。
石室皆都大同小異,放着些亂七八糟的物什。其中一個裡堆着許多衣裳,并一面水晶石壁,瑩瑩照人。她走到石壁前,就見上頭映出的是一名少女。不過十六七歲的模樣,神色卻分外清冷高傲。她擡手捏了捏自己的臉,少女自也捏了捏臉,确是自己無疑了。這幅容貌到還有幾分好看,也不像是精怪,想來隻有照見月光,才會顯出那骷髅之相。她又打量了幾眼,見自己一身髒污血迹,便到衣服堆裡取了幾件裙衫換上。
又逛了片刻,她找到了“倉庫”。“倉庫”較之其他石室都更大些,裡頭滿是金銀珠寶,并許許多多的器皿。“倉庫”中間有一輛馬車,車廂落滿灰塵,是有年頭沒用了。馬車旁簇着一堆白骨,其中有兩具骷髅,看大小應是幼童,衣衫齊整、端然正坐,很是詭異。
走出“倉庫”,别無去處。她又繞下了石階,回到了先前醒來的地方。之前倒沒細看,此處應是積骨洞的中央,一座骨骸堆成的高台聳立眼前,直抵洞頂。其上便是一孔窟窿,月光穿透而入,既輕又薄,如一簾朦胧的紗。
想要上去的念頭一動,她踮腳一躍,果真輕盈飛起。穩穩落在高台上的那一刻,她依稀有了些印象:這裡,應該是她修煉的地方。
她笑了笑,心想這種沐浴日精月華的方式未免太過質樸。她擡頭望向洞外,隻見月色皓潔、天高無極,令人自覺渺小,又心馳神往。
她靜靜想了片刻,飛身出了山洞。
禦風淩空,大地盡在眼底,道不盡的暢快和自由。追月逐星、縱情遨遊,待到心滿意足,已是日出時分。她落身在山坪上,就覺眼前的景緻也沒有那麼糟糕了。
她懷着滿心開朗,正要回山洞裡去,忽見明媚朝陽被鲸骨縫隙篩成道道光束,恰有一束照在山壁角落,一株二月蘭就生在那兒,迎着光舒展花葉。
已經,是春天了啊……
蓦然間,她想起了那枝養在陶罐裡的梅花。
她噙了笑,過去将花折下,快步走回了洞中。
她徑直去了徒兒的房間,裡頭卻無人在。她環視一周,就見之前那些幹癟的水果都已清理,枯萎的花枝也移出了陶罐,整潔的桌上擺好了碗筷,似是準備就餐。她走過去,順手将二月蘭插進了陶罐裡,又饒有興緻地看了看餐食:一碗菰米粥,一碟荠菜,還隐約冒着熱氣。
說起來,都過了這麼久了,她竟全無饑餓之感,甚至于連困倦都沒有……
正想着,腳步聲悄然近至,她打住思緒,轉身望向了室外。
來者,正是程柯。他已洗漱幹淨,換過了衣裳。調息一夜,整個人的氣色好了許多。見到她,他步子一停,在石室外站定,沉默着未再近前一步。
她的心情很是不錯,笑着提醒他一聲:“不叫人?”
他似是思考了一番,卻終又放棄了思考,将頭一低,輕輕喚了她一聲:“……師尊。”
見他仍不舉動,她在桌邊坐下,道:“我來看看罷了。你做你的就是。”
得她這話,他舉步走了進來。站到桌前時,他看見了陶罐裡的二月蘭。花葉之上綴着晶瑩晨露,引得他的眸光也微微發亮,卻又很快被垂低的長睫掩去。他并不言語,轉身取了一杯清水來,默默地灌入了陶罐裡。然後,他放好水杯,又洗淨了雙手,坐下安靜地吃飯。
她抿了一抹笑,看着他吃東西。
他吃得很慢,每一口都細細嚼碎,再緩緩吞咽,很是斯文。不僅如此,在這等環境裡,他卻将自己收拾得極好:身上的衣衫半舊,卻幹淨整潔。發髻亦梳得仔細,配着一支木簪。端正簡單,襯着他那安然神色,平添幾分溫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