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古人看我做曆史考研真題 > 第5章 第 5 章[修]

第5章 第 5 章[修]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李斯在竹簡上寫下“察舉制”和“科舉制”,他敏銳的感覺到這兩種制度比軍功爵制更适合滅六國後的大秦。

漢,前129年(元光六年)。

劉徹捏着下巴:“去把東方朔叫來,問問他‘科舉制’何解。”

魏,220年(黃初元年)。

天幕到來時,曹丕正和陳群商議九品中正制的落實工作,二人聽到“科舉制”相視一笑,聞所未聞的制度,隻是不知是否适合當下。

【另外,東漢還有成熟的督郵制度,督郵是郡太守派遣巡察屬性的佐吏,針對屬縣長吏、所部諸侯王國以及地方豪強,加強了郡對縣的控制。】

秦,前221年(始皇帝元年)。

嬴政冷哼一聲,果真是漢承秦制,這所謂的督郵制度和大秦的都吏制度是如此相似。

【光武帝還調整了上計制度,西漢主計由丞相與禦史負責,東漢光武帝時,計吏在向司徒、司空上計後還要在正旦朝賀大典上面奏皇帝,有一部分計吏還要轉承刺史的奏事,漢明帝時計吏還要在朝賀後參加明堂祭祀和上陵禮。】

漢,前129年(元光六年)。

劉徹坐直身體,這小小計吏竟然可以參加明堂祭祀和上陵禮,可真不得了啊!

同時劉徹隐隐看出背後的危機,這谥号為“明”的子孫在位時,大漢已經在走下坡路了。劉徹難免感到氣悶,他大漢終究要滅亡嗎?

【明堂诶,就是那個“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1]的明堂!明堂是帝王會見諸侯、進行祭祀活動的場所,上陵禮則是皇帝率百官一起在先帝陵寝上舉行的大規模祭祀儀式[2],可見漢明帝對這部分計吏有多看重。為什麼呢?因為光武帝利用上計制度強化皇權、削弱三公職權,漢明帝蕭規曹随有樣學樣罷了。】

東漢,公元41年(建武十七年)。

劉秀苦笑,自昭帝起皇權一落再落,王莽篡漢天下硝煙起,他登上皇位全靠地方豪族世家大族支持,去年才如願立發妻為後。

陰麗華安撫地握住劉秀的手溫聲寬慰,卻在劉秀看不到的角度露出諷刺的笑容。

漢,前193年(惠帝二年)。

當上相國的曹參苦澀一笑,蕭規曹随啊,如果蕭相國還在就好了。如今漢帝軟弱,呂後當政,塞外匈奴虎視眈眈,不知今後該當如何。

天幕說那武帝是景帝之子,生在文景之治以後,以現在的境況,哪怕武帝提前降世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曹參歎了口氣,好在有個念想,匈奴未來會被大漢打敗驅逐,他們這一代做不到,後人做到了。

隻是不知匈奴能否看到天幕。如若能看到,怕是要對大漢不利,他們要提前做好準備。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他們要盡自己所能為後人栽種一片森林。

【這也反映出刺史權力的擴大,原本刺史需要親去中央彙報,東漢時期不僅擁有了固定治所,還可以派計吏代替自己向中央彙報工作。】

【我們再來說第三次變化,這次變化分好幾次,但都在東漢中後期,就按照時間段籠統地劃分在了一起。東漢初期刺史權力已經開始膨脹,那還不是結束,而是開始。東漢中期,刺史擁有了統兵權。東漢末年,中平五年,漢靈帝派九卿出任州牧,作為監察區的州變為一級行政區劃,州郡縣三級制正式形成。】

東漢,公元200年(建安五年)。

曹操放下酒杯,長歎一口氣:“靈帝啊!”

曾經何時他他也是立志複興大漢的忠心耿耿的漢臣,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他變了。他會在午夜夢回之時懷念那個年少的自己,但他不後悔,現在的漢室不值得他效忠。

劉晔、荀彧、荀攸等人或歎息,或沉默,皆心情複雜。

【前兩次都是加強中央集權,就第三次不一樣,增強地方權力削弱中央集權,所以啪嗒一聲東漢末年分三國了。】

[我不愛三國,但我愛三國的美人們~]

[嘻嘻嘻,荀香香,嘻嘻嘻,郭美人,嘻嘻嘻,美周郎]

[一親芳澤啊www]

彈幕爆發性增長,密密麻麻更甚以往。

魏晉以前的人被勾起了好奇心,這三國究竟有什麼魅力令如此多的人喜愛。

魏晉以後尤其是明清二朝的人都津津有味地讨論着彈幕上的“荀香香”“郭美人”“美周郎”等人。

漢,前198年(高祖9年)。

劉邦哼了一聲,這不出息的後代,弄出個東漢也就算了,好歹他大漢國祚還在,現在可好,被分成三半了。

蕭何素來愛民如子,聽到漢分三國的第一反應是天下會不會又陷入戰國事期各諸侯國混亂征伐的狀态。這一刻的他與千年後元朝張養浩的感想重合,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3]”是也。

東漢,公元200年(建安五年)。

曹操擰眉,三國?袁紹已敗,荊州劉表尚有一争之力,那麼還有誰呢?

曹操想到會擔任司隸校尉的張飛,心下思忖,難不成是劉玄德?這般想着,曹操又下令派人尋找劉關張蹤迹。

留在大本營的郭美人本人吞咽着佳釀,可惜荀香香不在。後人們真有趣,荀香香可比荀令君有趣多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