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不得不安慰生氣的老爹,讓他消消氣。他也很納悶,東方姑娘怎麼就不多說大明兩句好話呢?
【A宣政院是元朝設立的負責掌管吐蕃軍政事務的中央政府直轄的政府機構,B鴻胪寺主掌外賓、朝會,唐宋時期主管民族事務與外事接待活動,C澎湖巡檢司也是元朝設立的,這是中央政權最早管理台、澎的行政機構,但是吧,明朝實行海禁呐,這麼好的機構就被廢除了,才有了後來荷蘭[1][2]。】
[我知道,我知道,朱元璋幹的!]
[好大兒一沒,朱元璋真的不幹人事!]
[搞這事兒的時候好大兒好像還在]
[管他在不在,反正忒惡心人]
明,1381年(洪武十四年)。
朱元璋冤枉啊,他哪裡有廢除澎湖巡檢司?!天幕氣煞人也!就算有,那也是未來的他幹的,反正現在他不認。他已經着手處理海禁了,該死的倭寇,真煩人!
朱标苦笑,海禁是目前最有效省力的政策,未來到底變成了什麼樣子,讓後人如此厭惡。他懷疑他爹被四弟和四弟的後人坑了不少,但他不敢說,四弟最近挨了很多揍,可不能讓四弟受不了跑回北平。
【其實上回說地方監察制度的時候,已經把很多東西都說了,可能很多寶貝上回沒來,我也不太能記清上回什麼說了什麼沒說,我就都簡單梳理梳理,對于不考研的寶貝們差别不大,估計是過耳不聞、記了就忘,很感激寶貝們陪我學習。】
[這有啥,閑來無事]
[不不不,看别人學習而我不用學習,真的好快樂]
[小辰了解我們,但聽這種東西就感覺自己好有文化]
[對對對,那個成語叫啥來着,就是擺着出書裝個樣子]
[忝列門牆?]
[汗牛充棟?]
[???]
[啥玩意兒?成語不是這麼随便亂用的吧?]
[是附庸風雅吧?]
[對對對,就是這個!]
【原始社會和夏商周沒什麼可說的,直接來看秦朝。秦朝沒設立什麼機構和制度,就南征百越、通西南夷和北誅匈奴[1],殺伐氣息非常厚重,具體的就不談了,做到相關的題再說。】
秦,前221年(始皇帝元年)。
嬴政輕叩書案,略有些失望,卻不覺懊惱,若什麼事都讓東方辰說了,還要他來做什麼?況且前往北方和南方的使者歸來還要很長時間,尚不知匈奴及百越的情況,接下來的布置還要看他們是否也能看到天幕。
【再來看漢朝。漢朝有一個官職大家都很熟悉,秩比兩千石的西域都護,初高中都學過。】
[咦?不是西域都護府嗎?]
[我記得也是,少一個字還怪難受]
[一個是官職,一個是機構吧,差别不大]
【是這樣的沒錯,西域都護下設有副校尉、丞、司馬等屬吏,統轄西域[1]。西域都護是在漢宣帝時候設立的,就是那個“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時代,怪不得小說都好用這句話,真的超燃的!我好愛!】
漢,前198年(高祖九年)。
劉邦罕見地收起了不正經的流氓勁兒,握緊拳頭平複着激昂的心緒,他老劉家的兒孫真夠勁!
劉盈果然是個變異的,幸好後代子孫足夠争氣。
漢,前129年(元光六年)
劉徹聞言也不禁贊歎:“當真霸氣。”這句話不錯,他想要。劉徹有些發愁,匈奴還沒解決,大漢連前往西域的路都沒有打通,他要實現這句話還早得很,也許終其一生他都無法完成這項偉業,但那又有什麼呢?劉徹不懼怕未知、不懼怕開拓。
【西域有西域都護,其他地方自然也有施行不同的措施手段,比如烏恒校尉和護羌校尉,這兩個官職同樣秩比兩千石,下設有長史、司馬等,分别負責處理烏恒和羌人的事務。百越和朝鮮分别設郡,納入漢朝的直轄統治。當然我們的始皇也曾經在百越設郡,剛剛我沒說,但答題的時候可不能忘了[1][3]。】
[好贊啊!]
[可惜那嘎達不是我們的]
[是啊好可惜啊!]
唐,636年(貞觀十年)。
李世民狠狠地與彈幕共情了,真的太可惜了。遼東高句麗,乃舊中國之有,隋炀帝三征而不得,大唐和高句麗必有一戰。可惜現在還不到時候,高句麗也有了警惕之心,不僅和突厥聯盟,連長城都修起來了[4],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