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影說,魔音行者原名虞莺,出身官宦之家,自幼便接觸琴棋書畫,當中最為精通的就是“琴”。似是與生俱來的天賦般,年僅十歲的時候她便通曉各樣樂器,每每在家中奏樂時,音色之妙,能吸引不少文人雅客駐足傾聽。
直至虞莺十八芳年,虞府千金能奏響絕妙之音的名聲已是遠播,不少人慕名而來,就在虞府門前,排着長長的隊伍,觀望着隔着重重紗幔後端坐着的妙齡少女虞莺,她撥弄着琴,儀态優雅。
但是,他們都未曾真正見過虞莺的面容,而虞莺也未曾踏出過這虞府半步。
或者說,虞府的人都未曾允許過她踏出去半步——僅僅因為,虞莺生來右邊臉上就有一塊朱墨般的胎記,本來小時候胎記還不怎麼明顯,不想随着她長大,這胎記的顔色就越來越深了,甚至還真如朱墨在紙張上暈開一般擴散開來,使得虞府的人礙于體面,勒令虞莺不得外出。
隻不過,有一次,在一個求愛者——一個官家的年輕小夥子,提着滿箱金銀珠寶,苦苦哀求要見虞莺一面之下,虞府的人終于心軟了一回,讓虞莺步出了廳堂……
然而,就在瞥見虞莺真容後的一刹那間,那官家的年輕小夥子頓時大失所望,扔下攜來的一箱子珠寶便忿忿而去——自此,虞府再也沒有準許虞莺外出。
在這許多年裡,虞莺就仿佛是籠中之鳥,外面塵世間的紛紛擾擾,都從來和她沒有任何關系,她也從不知曉,更無緣看上一面,終日所見,不過虞府的冰冷景象。
她不甘于此,渴望着争破囚籠,同時也在困惑着,為何能僅僅因為她的容貌就被囚禁在牢籠之中。
在偶然一次虞府的人與來客談及綠林堂後,綠林堂這個地方,竟成了她一生的向往。
她聽他們說,綠林堂是聚集文人雅士的風雅之地,他們都擅于音樂,風姿卓越,是最自由潇灑的那類人。
自由潇灑……那是虞莺想了多少年的盼望呀!
終于有一天,她背上了全家族的罵聲,徹底斬斷了回家的退路,抱着她最心愛的琵琶,孤身前往綠林堂。
可沒想到的是,她懷着熱切的盼望跟守在綠林堂的門衛訴說後的不久,迎來了綠林堂管事冰冷的回複——他們說,他們一緻認為虞莺的相貌醜陋,配不上綠林堂,遂把她拒于門外。
目睹着綠林堂管事把大門關上後,虞莺多年以來的向往、掙脫容貌囚籠的夢想便徹底破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