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她們皆換掉了象征着官眷的錦衣華服,卸掉了脂粉妝面,布衣荊钗仿佛平民姐妹,重新買了一塊炙豬肉給李清照站在燒朱院門口吃。
“阿姊,我們要做什麼呀?”孟彥卿越發奇怪,她倆都吃飽了,要是孟錢想要給李清照買肉吃,她們也不用換衣衫呀!
“搞個大新聞。”
孟錢給自己拍了個獅子吼大聲開嘲諷:“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燒朱院炙豬肉呀?!我看也不怎麼樣嘛!”
一時間,沒扣還在翹首以盼等着排隊賣肉吃的群衆紛紛側目以對。
孟錢煞有介事得用力點頭,還強調:“我做的比他們做得好!”
“小娘子,可别亂說話,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就是,你憑什麼這麼說?!”
一時間,議論紛紛,萬衆矚目,手牽手的姐妹三人成了萬衆矚目的焦點!
這就是孟錢的計劃!
她們不能大張旗鼓地幫女神找爹?
那就讓女神的爹自己找上門。
燒朱院是大相國寺人流最密集的所在之一,女神那缺心眼的爹但凡要找女兒,肯定會經過這裡!
她們都換了衣裳打扮洗去妝容,連李清照的小臉蛋上都被抹了鍋底灰,一個個又黑又瘦的,活像鄉下出來的野丫頭,不熟悉的人根本不敢認,但是真正的親人卻一定不會認錯人!
等李清照被她爹認出來。再悄悄核對身份把女孩送回去,大相國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知道差點走失的是誰家官眷。
但要做到這一點,孟錢就要夠高調,夠矚目,還得在人前呆的時間夠久!
隻是這一時側目,還遠遠不夠。
“你胡說!”性急的小沙彌沖出來反駁,“你憑什麼說你做的菜更好吃?”
“就憑這菜名為東坡肉!乃是大文豪蘇東坡發明的!”
孟錢說完心裡忽然一慌,蘇東坡比李清照大還是小來着?這時候蘇東坡出名了嗎?沒人反駁吧?
沒有,也沒人問蘇東坡是誰。
那應該是已經出名了,孟錢松了一口氣,趕緊順台詞:“東坡居士發明的菜,那可不比你們的勞什子炙豬肉好吃?”
小沙彌又道:“我燒朱院的炙豬肉已經流傳數十年,便是大蘇學士也是常客,憑什麼說不如東坡肉?”
孟錢一探手,端的傲慢:“好不好吃還用證據嗎?嘗一嘗不就知道了嗎?”
“佛門清淨地不打妄語,小娘子既然敢說這樣的話,可敢前來一試?”
孟錢一捋袖子:“試試就試試!”
燒朱院明廚亮竈,炊具都是現成的,孟錢把倆妹妹放在竈台旁邊,伴随着她的動手,燒朱院有個小娘子用東坡肉不自量力挑戰炙豬肉的消息迅速在大相國寺傳開了!
也傳到了正在資聖門下查看古玩字畫的一對中年兄弟耳中。
“東坡肉?”蘇轍觀察着哥哥的神色,笑道,“哥哥,這不是你在黃州做的菜色嗎?怎麼都在汴京傳開來了?”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蘇轼回想起自己這些年的起起落落,杭州的盡心竭力,黃州的無能為力皆在眼前,今年又遭朝中打壓要被外放,弟弟氣怒到連上四封劄子自請同被貶官。
眼看着又要出京,弟弟陪他翹了大朝會到大相國寺淘寶散心。
蘇轍見他神情意動,頓時笑道:“這不正是說明百姓不曾忘記哥哥嗎?走,我們也看看去。”
蘇轼被蘇轍半拉半拽,也就半推半就的從了。
取帶皮豬五花兩斤,鐵鍋燒熱,肉皮朝鍋底不斷擦拭至焦黑,然後用刀刮去其上的黑毛和碳灰,清水浸泡洗淨,焯水定型冷水斷涼後切塊一寸見方,用稻草挨個綁縛并且打上十字結。
做到這一步,圍觀的富裕東京市民頓時就看出來,這姑娘的确是有兩把刷子的。
這年頭平民百姓做菜,能囫囵一鍋燒熟再放點鹽也就罷了,像她這樣會關注擺盤定型的,已然非尋常人家可支撐。
但蘇轼兄弟茫然了。
蘇轍:“哥,她蛐蛐你。”
蘇轼:“這并非東坡肉啊!”
這一聲響頓時讓圍觀的群衆們騷動了起來,能在此地的多半是汴京富裕人家,聽過蘇轼的大名來湊個熱鬧,但還真沒見過正版的東坡肉。
孟錢正取來一口大砂鍋,底下鋪上小蔥姜片,依舊認真地将豬肉碼放其上,最後潑入兩斤黃酒、豉油、酒釀、腌醬以及一幹香料,關蓋端上竈火,這才有空擡起頭。
“你是何人,為何說這不是東坡肉?”
“淨洗铛,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這才是真正的東坡肉。”蘇轼自然不懼衆目睽睽,排衆而出,“在下眉州蘇轼,蘇東坡。”
哦豁,撞上正主了!
正主撞上李清照了!
坐在竈邊吃的滿臉油花的李清照擡起已經把鍋灰糊的一塊一塊的小臉,震驚道:“師祖?!”
蘇轼眯着眼睛看了半天才發現竈邊還坐着個小豆丁,更加震驚:“清照?你怎麼會在這兒?”
蘇轼倆月前剛收了個徒弟,那徒弟有個如珠似寶的掌上明珠還是赫赫有名的神童。
正巧蘇家兄弟也是打小的神童,徒弟沒忍住帶自家神童來秀了一圈。
雖然就見了幾面,但架不住蘇轼過目不忘。
孟錢比他倆加一起還震驚:“你是她的師祖?”
蘇東坡是李清照的師祖?
原來不止人生的分水嶺是羊水,才華的分水嶺也是羊水嗎?!
你們北宋文人的才華是通過臍帶傳播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