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婆媳去鎮上了?”
“怎麼挑着筐?你們拿什麼去賣了?”
“哎~早知道你們去鎮上,就讓你們給帶菜種子了。”
回到村口的榕樹下,在乘涼的人便七嘴八舌的問話。
前幾日,蘇柒進進出出,這裡都沒人,大家基本都在田裡忙。如今農忙過去,出來乘涼聊天的不少。
蘇柒實話實說,“我們包了粽子些去賣!”這事瞞不住,也沒必要滿。
“啊?”
大家震驚!
“天哪!按之前的說法,這可是投機倒把!”一微胖的中年男人高聲嚷。
沉浸于賺錢快樂的何花一聽,吓得身子抖了起來。
蘇柒看過去,這人叫林東來,曾經革委會的一員。
“你都說那是之前了?現在的政策可是鼓勵經濟。大道理我不懂,隻知道跟着政策走,政策禁止的打死不做,政策鼓勵的盡力去做。”
林東來無話反駁。
“可不是這個道理!”
不少人附和。
何花安心了!
“賣完了嗎?賺了多少錢?”有人問。
“賣完了,錢倒是沒數。不過就是賺個辛苦錢,能有多少!”蘇柒搪塞。
“你們家分家了是嗎?”又有人問。
“是的!”蘇柒點頭。
“為什麼分家?”
“誰提的?”
“家裡怎麼分?”
一連串的問話密集而來。
“樹大分杈兒大分家!早分免得起摩擦。”蘇柒囫囵一句,不等衆人再問,又說:“不和你們說了,先回去了!”說着,就邁開步。
兩人回到家,就迎來林二坤的詢問。
蘇柒見何花一臉的有話說,主動把機會留給她,把香蕉放到桌上,就拿着給自己買的東西回房。
林二坤聽着何花的叙述,露出和她一樣的興奮,他們這一房可以賺錢了。
真是太好了!
在房裡陪兩孩子的張小萍,把外面的話聽得清清楚楚。
對于粽子好賣,她半點不驚訝。
這年代,做買賣的人少,隻要去做,生意都不會太差。
她不能等了!
蘇柒放好東西出來,掏出收到的錢數起來。
何花見狀,也掏出身上的錢開始數。
“一共31塊,我帶了20塊找零,買肉和五香粉花去10塊,買水桶等花去8塊6,,也就是說賣粽子得了29快6。”蘇柒道。
早就數好的何花跟話道,“我這裡一共11塊6,其中5塊是我帶的找零,買粽子得了6塊6。”
蘇柒問林二坤,“昨日買肉和五香粉花了多少錢?”
“8塊7。”林二坤忙不疊回答,心中快速算利潤,“賺了27塊5。”林二坤聲調不自覺高了,聲音激動的顫抖。
這算法問題大了,糯米、花生、油鹽、柴火、人工都沒減去呢。
蘇柒微笑,沒指出算法的問題,而是道,“分三份,我拿一份,給你們27塊。”說着,把手中的前數好遞給他們。
何花見婆婆真心給,就接了過去。
賺到錢,林二坤和何花積極性漲滿,林二坤挑水桶去挑水,何花取出糯米淘洗浸泡。
蘇柒抱着被塞過來的林金玲,掰了一小段香蕉給她慢慢吮。
朝房裡喚人,“春曉,奶奶給你帶了香蕉,快出來吃!”
四歲的林春曉,雖然對香蕉沒什麼概念,但吃還是聽懂的,手腳并用就要下床。
張小萍見狀也不攔,任由她出去。
蘇柒拿來舊竹席鋪下,讓林春曉和林金玲坐下慢慢吃,她自個剝起花生。
到下午三點,蘇柒才扛着鋤頭去巡田,從水田到坡地。
漂浮的秧苗補一補,田埂整一整,野草拔一拔。
在天黑前,回家。
今日的晚餐,一菜一湯,清炒小白菜和排骨湯。
排骨是蘇柒提出買的,賺了錢自然要吃點好的。
吃完飯,便熱火朝天的包起粽子。
林大坤下工回來,看着三人高興的包粽子,不用想就猜到粽子絕對好賣。不由問,“你們賺了多少錢?”
“27塊5!”林二坤咧着嘴,到現在他的興奮勁都沒下去。
“這麼多?”林大坤失聲。
這都趕上他一個月的工錢的。
“哈蛤哈~”林二坤笑,他也覺得很多,太多,超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