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塊土地更是讓人驚喜!隻見拔掉雜草後地上有一片藤蔓覆地,間或可以看見綠色條紋狀圓鼓鼓的水果躺在地上。沒錯,就是西瓜!
最近快要進入七月,天氣越來越熱,把西瓜湃在井裡,那可是清爽解暑的神器。
光把這三塊地收拾出來就花了他們不少的時間,太陽也升上天空,太陽光明晃晃的刺眼。
陳礿提議道:“今天就把這裡開出來吧,剩下的3棟房子我們一天開荒一棟,慢慢來,欲速則不達,我感覺我要中暑了。”
段舛将他面前的雜草用鋤頭鏟掉,“走吧,回去喝點水,我也渴了。”走之前他還順手摘了個西瓜。
回到房子喝點水吃點瓜休息一下,兩人坐在屋檐下發呆,正好一點風吹過,帶來一絲涼意,舒服!
歇息夠了,陳礿提議:“我們上頂樓吧,昨天隻是看了一眼就下來了,頂樓夠高,我們其實可以站在上面把整個遺址盡收眼底。”
說幹就幹,兩人起身上樓。來到樓頂,上面受陽光直射,不過風也更大,不算太熱。
果然站在這裡可以将整個遺址看得一清二楚。
隻見正對大門這一面也正對着石壁入口,一路過來除了雜草沒什麼東西。轉一圈,整個遺址被石壁環繞,像一個被圈出來的圓柱體。
正對大門方向順時針慢慢移動,可以看到剛才兩人去拔草的坍塌房子,從上面俯瞰更是看的清楚,房子倒塌,周邊三塊才被收拾幹淨的地就非常顯眼。
再轉,可以看到塌了一半的一棟房子,一半已經成了廢墟,而另一半還堅強地挺立着。周邊也全是野草,不過相信周圍也有土地,上面肯定長着隔生的作物。特别的是,廢墟的旁邊竟然有一片竹林,此時已經延綿了一大片。
繼續轉,可以看到另一棟塌了一半的房子,這棟房子邊有些特殊,它周邊有許多樹,其中兩顆樹上甚至還有紅彤彤的橘子!真好。
再繼續轉,最後一棟廢墟房子倒塌在地上,它的周邊也很特殊,有一圈不像是果樹的植物,陳礿眯着眼睛使勁看了看,驚呼:“是花椒樹!太好了,又有一種佐料了!”
除了房子及其周邊的東西,吸引人眼球的是正對面後方一大片黃橙橙的水稻田。這片稻田在石壁入口正對面方向,靠着附近的石壁長了一大片,此時已經快要成熟,被風一吹,像海浪一般層層疊疊。
水稻需要足夠的水澆灌,這裡也沒有河流,不過有一股不小的水流自石壁緩緩流出,流經整塊水稻田後從另一端的石壁滲出。
好一派渾然天成的景象!那麼大一塊稻田收獲了可以夠他們兩吃一年!
這個山谷真的絕,太絕了!
————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陳礿和段舛都留在山谷裡開心地忙碌着,雖然累,但是值得!
第一天:兩人将第一棟坍塌房子四周開荒,修整中心房子過去的小路。又把中心房子到石壁入口的路也清理出來,段舛還回到船上把他們落下的東西都拿進遺址山谷。
收拾中心房子的四周,把野草拔掉,清理出房子後面隔了一段距離的化糞池,疏通房子到化糞池的溝渠。
第二天:将兩棟半倒塌房子通往中心房子的小路收拾出來,并清理出周邊的土地上長的雜草。他們發現第二棟房子的地上長着團團白菜、南瓜和韭菜。
第三棟房子周邊的土地上長着大青椒、絲瓜。而且周圍果然有橘子樹,除此之外還有兩顆梨樹和桃樹,看來末世前這一家人愛吃水果。
第三天:清理出最後一棟坍塌房子周邊,發現這邊确實有一圈花椒樹,正值成熟期,花椒果一簇一簇沉甸甸的擠滿枝頭。除此之外,廢墟旁還有一顆很大的皂角樹,皂莢綴滿枝頭,連地上都掉了很多。
這一天兩人還進入了塌了一半的房子裡“尋寶”。果然找到了不少有用的東西,全部都搬回了中心房子。
第四天:兩人将找到的所有衣物找出來用撿來的皂莢清洗一遍,段舛負責搓洗捶打,洗頭遍,陳礿負責過水清幹淨。那天,整個院子和樓頂挂滿了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的衣服和被單被套。
棉被從塑料袋中被取出來,可能是密封保存得當,還可以使用。于是也拍打松散後,讓它們曬太陽。
第五天:兩人把整個中心房子上上下下清理了一遍,能擦洗的擦洗。實在是污垢灰塵太厚的便合力搬出來沖洗一番。
第六天:伐竹,兩人一起編織了各種竹制品。例如:竹簸箕、用來晾曬東西的大塊竹席、竹制收納筐、竹筷子、竹制收納筒等。
第七天:将帶回來的食鹽結晶物溶于水,而後簡單過濾,再暴曬等待析出食鹽。
第八到十二天:兩人去把周邊已經成熟的蔬菜、果子等采集回來。部分如辣椒、豇豆用找到的瓦缸做成泡菜。其餘的都晾曬起來,曬成幹菜、果幹。曬幹後有些放進洗幹淨晾曬幹的缸裡保存,有點放進用洗幹淨的床單縫制的布口袋裡保存。
陳礿和段舛将它們有序地收納在一樓的卧室裡,缸就放在地上,而布口袋就放在床上。屋裡的桌面上還整齊有序的放了很多個竹筒,裡面裝有食鹽、曬幹的花椒等。
第十三到十六天:兩人拿着鐮刀合力把稻田裡的水稻割了,然後晾曬,脫粒。大部分曬幹後不脫殼直接入倉,可以保存地更久。小部分等曬幹後用堂屋裡的稻谷脫殼機脫殼,再把米糠篩出來,瑩瑩透亮的米粒散發着米香。
當天晚上陳礿就煮了粥,久違的大米香味飄散在空氣中,喝上一口,真是讓人感動到想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