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午時,阮黎、孟臘如約來到了營地,準備簽署投降書。孟臘還将即将要送給大周做質子的子女都帶來了,他膝下唯有一子孟琅、一女孟清。
康王姗姗來遲,見阮黎、孟臘低眉順眼的站在營地中央,他掃了一眼旁邊一言不發的顧延年,面上的得意之色愈盛。
三方使者分别宣讀了降書,康王率先簽下名字,蓋上印章。阮黎與孟臘自知大勢已去,也不再掙紮,依次将名字簽好、加蓋印玺。江行滄也說話算話,将憔悴不堪的阮遇放了出來。
簽完降書,阮遇阮黎兩父子互相攙扶着離去,孟臘更是逃得飛快,看都不看子女一眼。孟琅和孟清年歲不大,一個十八一個十六,惶惑不安的依偎在一起,害怕的看着這群陌生的大周人。
康王也看不上這兩個少年少女,直接丢給江行滄處置,這次大獲全勝,他不願意再在南诏耗費時間,已經準備啟程回京師。走之前,他還是召見了江行滄,開門見山問江行滄要什麼賞賜。江行滄也不加掩飾,直接拜倒在地:“殿下,小的鬥膽問一句,······”
話還沒說完,康王直接打斷了他:“此番回京,本王就向聖上奏請,對你論功行賞。”江行滄心中一動,他深深的伏了一伏,忍住心中的狂喜,如果他接替天策大将軍,就會有兵權,再也不是當初落魄的喪家之犬。隻要聖上加以賞賜,他就有了出頭之日,去國公府提親也不再是癡人說夢。
“不過,本王想知道,你并非追名逐利之人,為何如此搏命?”康王眉間微微蹙起。
江行滄也坦蕩地擡起頭:“回禀殿下,小的從小有位意中人,因家世懸殊,小的不願委屈她,唯有功績加身,小的才敢登門提親。殿下知遇之恩,小的沒齒難忘。”
康王似笑非笑:“兒女情長可是官場大忌,本王惜才,并不願看到你半空折翅。你要知道,若是斷情絕愛,你的前途并非止步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