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舀了一碗杏皮水端到五姑娘程寰玥面前道“姑娘,這是蘇葉呈上來的,您要不要嘗一嘗,奴婢試了味兒酸甜适中,同咱們盛京的烏梅汁有些相像,但杏子味兒很是濃郁,她同奴婢講,這杏皮水還有潤肺止咳之效。”
木棉隻覺她似有伯樂之才,姑娘這兩日嗓子有些不得勁,時不時輕咳幾聲,又不喜用藥,好在蘇葉想出法子濾掉了邊城水中的土腥味兒,姑娘每日多飲茶才使其未再嚴重。
這邊城太過幹了些,便是她每日睡醒時也會覺得嗓子發緊,炕邊放了盛滿水的陶罐也是毫無效果。
不成想,蘇葉竟又誤打誤撞的為姑娘排憂解難了。
程寰玥倚靠在美人榻上,緩緩坐起身來,雖有些意動但還是抗拒,她喜甜不喜酸,也隻喜歡季夏添了冰塊的烏梅汁,旁的時候卻是不樂意喝的。
“姑娘,您嘗嘗,奴婢向您擔保要比烏梅汁好喝的。”見程寰玥有些松動,木棉再接再厲的勸到,總是咳也不是事兒,萬一耽擱傷了嗓子可如何是好。
這邊城沒有秋月梨,不然也能為姑娘吊一壺小吊梨湯潤潤喉的。
程寰玥小小抿了一口,雖是酸甜,但味兒确實獨特,有甜杏子的味道,這酸便也無傷大雅了,還算是能入口,總好過讓她喝苦藥,這般想便全喝了。
“奴婢讓蘇葉這幾日都備着些,要是有成效也省的姑娘要用苦藥。”木棉的語氣隐隐蘊含了喜意,她自是知曉讓姑娘喝藥是何等艱難的事兒了。
蘇葉原是琢磨五姑娘胃口不佳,熬杏皮水是想着可以讓五姑娘胃口好些,卻是沒能想竟能歪打正着。
木棉送來賞時,蘇葉一時間沒反應過來,待聽完木棉的話後才恍然大悟。
邊城本就氣候幹燥,就是季夏遇到風雪天也是要燒炕的,這般更是變本加厲了,五姑娘自是不适的。
“如若放倒滿水的罐子沒太大用處,姐姐還可以把浸濕的細棉布挂在炕邊的架子上,睡前再在地上撒些水,白日裡在屋裡放個銅爐子燒一壺水,一直燒着,這般水汽便會多,是能改善一些的。”
木棉聽了蘇葉這番話自是喜上眉梢“回去我便試試,如若有成效,怕是又要來給你送賞了,你可真真的是咱們内院的小福星。”
蘇葉故作害羞狀“我哪裡當得起。”
待送走木棉後,蘇葉才打開木棉送來的小木匣子,是一對銀制的桃花耳墜,花蕊上鑲嵌着小珍珠,正适合她這般年齡的小姑娘佩戴。
蘇葉取下耳洞上的茶葉梗,帶上桃花耳墜,拿着巴掌大的銅鏡照了起來,心裡愉悅。
這幾日五姑娘給的賞,換做在現代怕是能換套一線城市的學區房還能有餘。
蘇葉不禁想,如若是在現代她要是遇到五姑娘這般大方的女領導,讓她當奴才一樣伺候着也不是不能談。
她還記得網上最流行的一句話: 猶豫一秒鐘,都是對錢的不尊重。
思及此,蘇葉無聲的笑了笑,她是回不去了。
翌日,蘇葉剛剛打開窗便不禁打了個哆嗦,她便說這幾日是要下雪的。
趕忙關上窗戶,換上厚實的冬衣,又去前面小廚房在竈台裡加了柴,使得她的小窄炕更加暖和些。
收拾妥當後提着空食盒小跑去大廚房。
“劉管事,奴婢來取姑娘的早膳。”
“還需等一盞茶的功夫,今兒個雪厚路不好走,送食材的小厮來晚了些。”雖蘇葉隻是内院的三等溫食小丫鬟,劉管事卻也是客客氣氣的。
“不急的。”
林婆子此時正在給府裡的下人分發早食,青苗則是在一旁很是殷勤的幫她打下手,蘇葉便也過去準備搭把手。
“這哪裡用得上你,可不能耽擱了正事。”林婆子忙攔住蘇葉,對她使了個眼色,蘇葉雖是未明所以,但她也乖巧聽話站到了一旁,心裡卻是好奇的很。
回到内院,知曉五姑娘還沒起,便溫上早膳。今兒個大廚房有牦牛奶,她也要了一罐,準備做小米糕,這兩日天寒能放得住。
先用濾好的水把小黃米浸泡上,牦牛奶煮開加入細砂糖,再把浸泡好的小黃米撈出來蒸熟,蒸熟好的小黃米放涼後加入磨好的糯米粉,同牦牛奶攪拌均勻再上鍋蒸會兒,放涼後切成規整的小長方形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