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台回複:『七号機,目的地【銀曜廣場站】,準備全員備降,收到請回複。』
方律給每個人發了一份裝備。
輪到安鸩,一個箱子被方律重重地扔了過來,她的身體被往後一推,方律的力道讓安鸩嗅到了緊迫的氣息。
裝備箱平置在地面,頂面有一個拳頭的圖标反複閃爍。
安鸩握緊拳頭放了上去。
『掌紋解碼,正在開機,請勿收回手臂。』
一隻機械觸手鉗住安鸩的拳頭,箱子自動分解變形,如藤蔓如聖衣附上安鸩的一側肩膀,最後,咔咔兩聲固定在胳膊上。
半邊身體沉甸甸的,安鸩擡起打量手臂,幾顆“牛油果”同上次一樣裝填在手臂上。
黃毛一邊穿戴裝備,一邊烏鴉嘴叭叭道:“七号機,第七小隊,七個人,7,7,7,21個站......”
“你這張嘴叭叭的?”一名隊友不耐煩地嫌他吵。
“三七二十一,你們覺不覺得「7」這個數字很邪門嗎?”黃毛繼續神神叨叨道。
“邪人,看什麼都邪。”
隊友們都不以為意。
記得上次,黃毛發表觀點時,也在這個時間點。
安鸩已經确定,小事件的發生順序容易被改變,而大趨勢不會輕易變。
每組事件銜接處存在一個看不見的「關鍵幀」決定着接下來的走向。
能改變的,一直在變。
該發生的,還是發生。
第七小隊在銀曜地鐵站落地彙合。隊長方律快速發布任務,成員各自分散,安鸩被派到上次那處隧道,這次她不必看目鏡上的指南,熟練抵達了相應的位置,依序放置“牛油果核”。
同期隊員隻進展到78%,安鸩已經完成了所有任務,她在安全屋門口站定。
這種順利讓安鸩心慌,她試圖找到突破口。
回憶第一次,自己在醫院繭床醒來,人半死,身體是殘缺的,隻有左臂保存得相對完好。
而左臂正是穿戴半機甲戰衣的一側。
所以正确時間線上,自己應該自始至終穿着戰衣,沒有觸發第二階段便衣巡邏這一步。
若沒有意外,一會兒排雷完畢,事件還是會朝着上一次的方向進入第二階段。
因此,這中間一定發生了什麼。
回憶上回,自己在飛機上和車站内啟用場外幫助時,都有他人在場,自己得到了幫助,但也稍稍改變了事件的走向。
因此,這一次,安鸩決定在一個人的時候再啟用系統協助。
距離進安全屋時間還有幾分鐘,安鸩在隧道裡踱步,現在正好一個人,她揪了揪耳垂,消耗一次場外求助的機會。
安鸩:“我想用最短的時間明白列車運行原理。”
一台列車的微縮模型投射在安鸩眼前,場外科普來了:
『你所在的進站口存在支線隧道,道岔軌道上停着待用列車。
列車運行由Ai操縱,到點全自動運行,并可在有軌/無軌模式間切換。
從銀曜地鐵站到天空之城站之間的一段距離内,列車會在空中行駛,到站後重新接入軌道,入軌的主要作用是重新加電,以維持到達下一站的動力。
循環往複加電放電,走完21個站,形成一條能源閉環,其餘站點皆是如此。』
【召喚額度:1/3】
安鸩:原來是「楞次定律」。
5317啟動方式與列車運行的充電方式一緻,加上劊子手很可能是零号線運營的内部人員,那麼,一切都說得通了。
真正的轉折點還得從5317入手,是5317影響了轉變了事故的性質。
這一回,安鸩準備大膽些,她絲毫不吝啬求助機會,再次發起了場外召喚。
“請篩選站内運營人員檔案。此人知道或有機會接觸5317,與獄中發明者認識,精通相關工程學知識,有電氣電工制造與維修的經驗。以上幾個條件,有人符合嗎?”安鸩揪着耳垂問道。
【召喚額度:2/3】
『系統正在檢索......』
『檢索結束。』
『結果0人符合。』
啧,失策......安鸩眉心一皺,但她沒有灰心,繼續揪住耳垂發問:“給我5317發明人的人脈關系圖,檢索深度3。”
『系統正在檢索......』
『檢索結束。』
『加載中......』
5317發明人是銀曜大學物理系名譽教授,名叫魏圖安,入獄罪名是知識産權詐騙。
安鸩看到,此人人脈甚廣,展開來竟如同一張錯綜立體的蜘蛛網。
魏圖安認識的人裡,帶着「5317」标簽的卻僅有一人,魏圖安帶的研究生,名叫柳千,23歲。
此人頭像是灰色的,打着「DEAD」的标簽,顯示柳千在數月前自殺身亡。
柳千有一位前男友,同校正讀博士的學長,名叫姚順。
安鸩點開姚順的檔案。
姚順,男,27歲,銀曜大學物理系博士在讀,研究所實習生,在城市列車工程部和運營部輪過崗,擔任過工程師和運維員職務。
因為隻是臨時崗位,人事部裡沒有錄入他的檔案。
難道是他?
【召喚額度:3/3】
安鸩的猜測缺乏直接證據,目鏡上出現7個視訊的分屏方格。
方律第一個上線,他低頭看表,詢問:『現在差5分鐘5點整,我看有人很早就完成了在摸魚,其他人什麼進度?遇到什麼情況了嗎?有問題,及時向我彙報。』
隊友們的頭像陸續加載完畢。
“快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