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放家的家庭氛圍一向很好,如今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生活氣息更是溫馨濃郁。
更勿庸說張放這學期最終展現出來的學習成果還算是不錯,自是不必再面臨來自除了他以外都是學霸的老張家一大家子的危險凝視,小日子也就不由得過得更加滋潤了。
再加之眼下臨近過年,張放他大伯又是個手藝頗為聞名的大廚——看張放回家後發布的朋友圈内容,基本都和吃離不開關系,也難怪在分享日常的視頻裡一閃而過的張放的臉肉眼可見地日漸圓潤了起來。
姜盛幾乎每天都會收到來自張放的微聊信息,有時是和他分享些生活日常,有時是讓他幫忙出出主意,還有時則是和他炫耀或是吐槽……
其中占據篇幅最多的,一是張放大伯堪稱一絕的手藝,二是丁玲玲在《我敢說你敢笑嗎》這一綜藝中的精彩表現,三是邱子霏近期開展得如火如荼的上升期營業情況。
常常是姜盛忙完了回頭一看,便發現自己的微聊消息提示欄又被張放刷屏占據了。
張放:【分享視頻鍊接】
張放:盛哥,我不行了,我真的要笑死了!!!
張放:到底還是得我丁姐,太絕了[大笑]你等有空了也看看,先别看彈幕和評論,有人自動對号入座然後被戳着肺管子了。
張放:之前沒注意,今天聽人說了仔細看了下片尾,丁姐居然是節目制作人!!!
張放:【片尾署名截圖】
張放:丁姐牛啤!!!
張放:……我驚了!出品方居然是玉石傳媒?!
姜盛點開張放發來的片尾截圖,制作人欄目裡赫然寫着丁玲玲的名字,而位列于制作人欄目前的出品方欄目裡,昭昭然地陳列着玉石傳媒的官方标志。
并非是張放故意一驚一乍,對于《我敢說你敢笑啊》的出品方是玉石傳媒這件事,饒是姜盛,剛才知情後也不由得愣了一愣。
但是沒過多久,他便又釋然了。
玉石傳媒作為傳媒演藝行業聲名遠揚的“四大東家”之一,素來走的是嚴肅路線,雖然也緊跟時事,但是骨子裡有它不變的堅持與傳承,給人一種傳統典雅的“書香門第”抑或是“書院門派”的觀感。
這也就難怪,在得知《我敢說你敢笑嗎》這一檔喜劇綜藝的出品方是玉石傳媒的時候,對此事實頗為了解的張放和姜盛都在第一時間産生了一種始料未及的驚異之感。
可仔細思索下來,姜盛卻又不由得覺得,這恰恰正是玉石傳媒才能認真做到最佳的事情。
因為同是業界内最具資曆與實力的“老東家”,又同樣會講故事且完全有本事講好故事,所以時常有人會将玉石傳媒和行知文化拿來做對比。
有人說,玉石傳媒是冷的,淡漠的,視角往往是由上而下俯瞰衆生的,它的鏡頭、叙事與表現方式間總體都透着一種局外人的幽然平靜;而行知文化是暖的,濃烈的,視角往往是自下而上奮發生長的,它的拍攝、剪輯與傳遞精神裡大都貫穿着一種劇中人的生機和情緒。
姜盛對這一觀點較為認可。
從玉石傳媒和行知文化以往出品的綜藝節目們來看,玉石傳媒更着重于傳承,是在歲月悠悠裡沉澱下來的那部分,而行知文化更注重于發展,是在已有事物之上向上漂浮與新生的那部分。
不少喜劇的内核其實都是悲劇。
而玉石傳媒有着審視悲劇的獨到目光。
對于外表之上堪為浮華的喜劇,玉石傳媒可以不懂,可以交給更專業的人去操手。但是對于那隐藏在浮華之下的悲劇核心,那些更細膩的掙紮與表達,玉石傳媒有着不輸于任何人、任何公司的信心去挖掘、描繪與呈現。
曾經有人這樣概括評價過:“縱觀演藝公司千百家——最懂娛樂的還是尚美影業,最懂生活的還是行知文化,最懂人間的還是玉石傳媒。”
經張放一而再、再而三的強烈推薦,姜盛也觀看過一些《我敢說你敢笑嗎》的内容。
姜盛能夠感受得到,節目組正在試圖通過他們的作品與表達,由淺入深地向觀衆反映着什麼,又或是在潛移默化地努力改變着什麼。
或許是好的,又或許是不好的。
或許是悲傷的、辛酸的、難過的,又或許是溫暖的、知足的、幸福的。
這些無不透露着各個平凡人類故事裡的人間。
而玉石傳媒最是擅長捕捉和拍攝此間種種的人間。
姜盛:這不是很好嗎?
姜盛:出品方是玉石傳媒,你就不用擔心節目組會亂剪了。
張放:是啊!
張放:我本來就是向你表示高興的意思啦!
張放:我可太太太太太驚喜了!丁姐加玉石,質量雙保障!孩子都快要高興壞了好嘛!
姜盛:“……”
“孩子”是在說誰?個頭一米九的你嗎?
不等姜盛回複個表情包以示尊重,對面屬“喇叭”的張放便又繼續噼裡啪啦地輸出了。
張放:玉石傳媒不愧是圈内老大哥[拜服]我這回是真的服了!
張放:我愛玉石爸爸!
玉石爸爸可沒有你這樣的好大兒。
姜盛輕笑了聲,回他:你之前不是還說玉石傳媒和行知文化在你心裡不分伯仲的,現在就又改口了?
張放理不直氣也壯道:沒辦法……誰讓玉石傳媒和我一樣眼光好,看中了我丁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