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經曆了一番激烈且不易的争論與拉扯,但好在身為當事人的方芳咬緊牙關堅持到底,史為鏡和風雅又都足夠給力,方芳和孫克戎的離婚糾紛案終于成功地蓋棺論定。
最後的庭審安排在一天下午,由于之前的庭審出現了些許意外情況延誤的緣故,方芳與孫克戎離婚糾紛案的審理宣判也不得不随之延後。等到正式宣判結束,早已過了日常下班的時間。
姜盛原本是可以走的,見開庭時間不可避免地要延遲,今日加班已成注定結局的史為鏡和商若貼心地事先詢問過姜盛的意見。是姜盛想要親眼見證最後的結果,選擇了留下來旁聽。
這是姜盛親自跟進審理的第一個案件。
即使在辦公室的時候,姜盛便已經在工作過程中知道了史為鏡最終定稿的判決書,但是當他親眼見到、親耳聽到它成為既定的事實時,那感覺實在是意想不到的奇妙。
就像是心心念念培育了許久的盆栽,終于在那一個刹那開出了花。
是希望,是美好的靜寂,是無與倫比的美麗。
孫家人罵罵咧咧地離開了法庭,走的時候動作動靜很響,直到他們都陸續離去,也仍然還在法院的走廊裡憤怒而又不甘地幽幽回蕩着。
方芳再一次坐在座位上掩面痛哭,商若和風雅分别在她一左一右,溫聲細語地安慰着她。
隻是這一次,方芳的痛哭聲裡沒有迷茫,也沒有絕望,滿滿的都是解脫與釋然。
這一場在她的生命中綿亘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噩夢,進展到今天,總算是醒了。
連帶着商若和風雅安慰着她的語氣裡,都裹挾着輕淺且愉悅的笑意。
送别了方芳和風雅,關上法庭對外開放的門,姜盛分明地感覺到,史為鏡和商若也明顯松了一口氣。
明明在庭審過程中,他們自始至終都表現得相當從容與鎮靜。
原來,他們并不是真的毫無壓力。
想到這裡,姜盛的臉上不由得浮現出一絲輕笑,覺得自己好像離這些在即川法院堅持着“理想派”信仰的前輩們更近了一點。
他們在這現實而又殘酷的世間,懷抱着滿腔赤誠的理想與堪為孤勇的堅持。
他們或許比很多現實派還要更懂得現實和人性,隻是他們生而倔強,就是不願意妥協。
商若徐徐地吐出了一口氣,身心舒暢地綻放出一抹放松而又燦爛的笑,轉過頭來問姜盛:“小姜弟弟家在哪裡?地鐵能直達嗎?今天下班晚,路上也沒那麼堵,不如你直接搭我或者鏡哥的車回去吧,坐得還舒服些。”
商若因為一整天都在長時間地對着電子設備或是卷宗檔案工作,神情間肉眼可見的透着疲憊,但這絲毫不妨礙她此刻望過來時亮晶晶的眼神,讓人一看便知她心情很好,盡管身體有些勞累,不過精神勁仍舊很足。
即川法院的位置幾乎在即川區市區的中間,隻稍稍偏東北角一些,相較于西邊的西拂區和南邊的嘉陽區,更靠近北邊的朝文區和東邊的央城區一些。
原因想也知道,經濟因素占據了首要位置。
也正是因此,即川區的房子,通常偏東和偏北的價格要更貴些。
當然,星河灣這樣的别墅區例外。畢竟有錢人喜歡地方大,也不差到處浪的車油錢。
商若這般詢問純屬好心,并無試探姜盛家底的意思,完全是看時間晚了,出于前輩理應照顧後輩的友善原則,就這麼随心所欲地脫口而出了,直到她把話說出口,方才意識到這話聽上去可能會引起誤會。
即川法院聲名在外,早已是即川區的一大顯著地标。
在即川區,即川法院具有的不僅僅是其本職所代表的法治意義,還因其恰到好處的地理位置,成為了即川區居民和常來人口間彼此都心知肚明的“家底”分界點。
通常來說,住即川法院以東的是區内家底最充實的,甚至有可能深藏不露地住在央城區,隻是為了行事低調而統稱自己隻是住在“即川法院以東”。
住在即川法院以北的,由于距離朝文區大學城更近的緣故,家裡很可能不是有學區房,就是有拆遷房,表面上看上去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原住民的,背地裡很可能是個日常沒有重大開銷的話、即便是天天在家裡躺着、僅僅靠收房租也足夠過上很不錯的日子的某房東。
所以在即川區的民間常年流傳着這麼一句俗話:“即川東一房,即川北年租,即川西南一生弗如。”
這裡的“即川”,從前指向的是即川區的廣義,後來就漸漸變成了即川法院的代稱。
這句俗話的大概意思指:即川法院以東的房子隻要肯賣掉一套,尋常百姓一輩子的吃喝也就不用愁了。即川法院以北的房子隻要年年都出租出去,尋常百姓一年又一年的吃喝也就不用愁了。這樣的日子,尋常百姓憑借他們在即川法院以西或是在即川法院以北的房子,是一輩子也趕不上的。
見姜盛猶在沉默,商若生怕他真的誤會了,連忙為自己找補道:“我家在南邊,鏡哥家在北邊,要是同方向的話,我們正好順路送你回去——地鐵畢竟要繞些路,還不一定有座位,在現在這個時候,到家的速度應該和開車差不多。”
即川區相較于央京的其他市區,開發得相對較晚,最先完全是靠吸收東邊央城區、北邊朝文區和南邊的嘉陽區的人氣發展起來的。在央京市擁有最多大學的朝文區為即川區帶來了不少年輕活力,再加之相對安靜幽雅的環境條件和物美價廉的經濟情況,即川區漸漸确定了它側重藝術發展的區域特色。
如今的即川區,除了尋常的常駐居民和生活娛樂設施,還擁有着央京市以内最多的個人工作室、文創獨立品牌和藝術展覽館。很多比較出名的“網紅地點”,不僅本地的居民平時都很樂意出門随意走去逛了看看,還有着數不清的身在接壤區域的年輕人和同行愛好者們會時不時地坐地鐵過來,可謂是人氣十足。
現在這個點已經過了下班晚高峰,地鐵裡自然遠要比公路上熱鬧。
商若沒有傻不愣登地直接開口讓姜盛“别誤會,我不是要試探你或是嘲諷你的經濟狀況”,而是言辭懇切地向他說明了自己這般詢問和提議的具體緣由,也是一種别樣的體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