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還要接受李秀才的考驗,算不得正式入學,所以安永興隻準備了兩盒點心,并一壇子好酒,就這麼帶着兒子出門了。
父子倆坐着轎子,一路搖搖晃晃來到李秀才家所在的楊柳巷。為表敬重,安永興特意讓轎子停在巷口,然後下轎,牽着兒子往裡走。
小厮來旺和清風,各提着一份禮物,跟在旁邊。新來的曹運也跟着來了,起到護衛的作用。
剛走了沒幾步,一戶人家的院門打開,從裡面跑出來兩個小孩,跑得風風火火,眼看就要撞到安嘉樂身上。
還不等安嘉樂躲閃,曹運直接将長棍一伸,把兩名小孩擋在外面,沉聲道:“好好走路,瘋跑什麼。”
兩名小孩差點撞到棍子上,幸好及時刹住了腳,嘻嘻一笑,轉身朝街上跑去了。
安永興見了這一幕,隻覺得請曹運所花的幾十兩銀子實在是值。
李秀才家位于巷子的盡頭,遠遠地就聽見從他家隔壁傳來朗朗讀書聲。
安永興邊走邊介紹道:“李秀才就住盡頭那間,他把隔壁也給租下來了,專門當做教書的場所。這樣也好,他家裡人日常生活起居,也礙不着學生什麼。”
“嗯。”安嘉樂點點頭,他還沒見過古代的私塾,打算一會兒好好看看。
到了地方,來旺上前叫門,來開門的自稱是李秀才的娘子。聽了來意後,先請衆人在堂屋坐下,又上了茶,然後才去隔壁叫人。
等了約摸一刻鐘,隔壁的讀書聲停了,響起了學生們的笑鬧聲。安嘉樂猜測,這是下課了,休息時間。
果然,李秀才很快就過來了。
他穿一身半新不舊的青色長袍,身材中等,面容和善。一見他來,安永興趕緊帶着兒子站起身,相互寒暄過後,李秀才把目光轉向安嘉樂。
安永興在一旁說道:“先生,我兒年齡雖小,也識得了一些字,最近剛學會寫“天”字。”
說着,把安嘉樂這些日子練字的成果獻上。
李秀才接過來,看了看,沒有出聲。
安永興心想,樂哥兒目前好像就隻會寫這麼一個字,實在是太少了,忙道:“他還會背三字經呢!”
“哦?”李秀才微微挑眉,饒有興緻道,“背一段來聽聽。”
這孩子眼神清澈明亮,一身富家少爺的打扮,被養得細皮嫩肉的,李秀才不覺得他吃得了讀書的苦,說是能背三字經,也不知會背幾句?兩句還是三句?
安嘉樂清清嗓子,站得筆直,開始背誦。
他原以為隻要背一小段就行了,沒想到李秀才一直沒喊停,他就隻好繼續往下背,直到背完。
“渴了吧?快喝口茶潤潤喉。”李秀才發現自己之前偏見了,這是個好苗子啊,他的臉上終于流露出慈愛的表情。
安嘉樂不是個客氣的人,他确實有些渴了,于是端起茶盞小口喝茶。
李秀才轉向安永興,語氣比之前熱絡了許多,誇贊道:“令郎十分不錯。小小年紀,就能背得如此順暢流利,比很多學了好幾年的還要強些。”
先不說字寫得如何,至少這孩子的記性非常好。想要在科舉的路上越走越遠,好記性是必不可少的。
李秀才教書十幾年,也遇到過一些好苗子,當然更多的則是平庸之輩。家人送過來,也就隻圖能夠識字,會算術,不做睜眼瞎罷了。今日遇見一個好苗子,起了愛才之心,若是好好教導,将來他手裡至少能多出個童生。
安永興一向敬重文化人,兒子得了先生的誇贊,這比縣令大人誇他還要更讓他高興,激動道:“若李夫子不嫌棄,往後這孩子就要勞煩您教導了。”
“好說好說,應當的,應當的。”李秀才心情非常好,眼見安嘉樂已經喝過了茶水,便邀請衆人去隔壁瞧一瞧。
衆人出了李秀才家,一起去了隔壁,也就是李秀才教書的場所。
隔壁的面積比李秀才家還要更大一些,一進去就是一個大大的院子,周圍的幾間屋子全部布置成學堂,按照學習進度,分為甲乙丙三個班。
學堂寬敞明亮,桌椅擺放整齊。此時正是休息時間,學生們有的在屋子裡玩,有的在院子裡玩,發現有生人進來,個個好奇地盯着看。
李秀才領着衆人參觀了一圈,院子的角落裡種着一棵桂花樹,長得枝繁葉茂。快要到花季,滿樹花苞。
安嘉樂被父親牽着手,眼睛盯着桂花樹的花苞看個不停。
李秀才見狀,便笑道:“等桂花開了,到時讓你們師娘做桂花糕給你們吃。”
“好啊。”安嘉樂高興得直點頭。
安永興對這裡非常滿意,打聽了束脩,又跟李秀才商定好吉日,然後才帶着兒子離去。
回家路上,特意繞了一圈,先去了木匠家,選了一套上等木材做成的桌椅。
“爹,怎麼還要買這個?”
安嘉樂有點不明白,安永興解釋道:“你就要去讀書了,須得自備桌椅。”